今年以來,汕頭市龍湖區以創建標桿政務服務為重要抓手,把握深圳坪山—汕頭龍湖對口幫扶新契機,通過“1+3+N”工作措施,全面推進縣鎮村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改善提升營商環境,賦能“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一是圍繞“一個目標”,深化省級“縣(區)級標桿政務服務中心”。深化“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圍繞辦事需求量大、企業群眾獲得感強的政務服務,設計“一件事”導辦流程圖,充分利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采用減少辦事環節、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等方式全面優化業務辦理,推動龍湖區49個“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上線辦理。推動“秒批秒報”事項上線。推進各有關部門充分應用數據共享、電子證照等方式,逐步實現申報過程中的“即申即報”和審批過程中的“即申即批”,實現224項“秒批秒報”事項在廣東政務服務網汕頭龍湖平臺“秒批秒報”專區上線。創新推出視頻辦服務。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梳理出53項龍湖區政務服務事項上線汕頭“視頻辦”服務專區,為有需要咨詢、辦理業務的企業和群眾提供遠程辦事指導、材料預審等視頻面對面服務。營造開放包容的政務環境。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學習生活,在開發運營汕頭市各區縣首款面向公眾服務的政務APP“汕頭龍湖”APP的同時,專門上線“新龍湖人服務平臺”,重點展示龍湖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在入戶、教育、就業、就醫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措施,提供各類熱門辦事服務在線辦理渠道。

二是推進“三化建設”,提升全域服務調度能力。抓實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對照工作要求,成立專班推進信息化建設,初步實現信息綜合平臺數字化展示以及指揮調度會議功能,已為多場次會議直達至基層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撐工作。抓實數據化調度。通過平臺調度全區10個街道125個村(社區)抓好基礎數據展示更新工作,做好涉及“百千萬工程”信息指標的更新任務。全區平臺數據報送完成率100%。抓實可視化建設。統籌推進“百千萬工程”信息龍湖區視頻數據資源收集工作,更新完善監控視頻。基本完成無人機全域覆蓋工作,并于今年6月中旬實現全市首個典型村全景航拍數據采集分析無人機案例,助力龍湖區“百千萬工程”建設,為風貌提升重點項目等工作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三是突出多點開花,創新基層便務服務模式。打造全市首個15分鐘政務服務圈。結合區級民生實事項目,在全區10個街道和125個村居黨群服務中心、區政務服務中心、汕頭火車站、商業綜合體、工業園區等點位布設169臺政務服務一體機,打造全市首個15分鐘政務服務圈并開發電子地圖指引群眾使用,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加強深汕對口幫扶。聯合深圳市坪山區印發《深圳市坪山區與汕頭市龍湖區數字政府建設對口幫扶協作工作方案(2023-2025年)》,聯合梳理近100項可全流程網辦或線下郵寄辦理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涵蓋社保、醫保、市場監管、人社等重點領域,并聯合簽訂“跨域通辦”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兩地“跨域通辦”合作關系。熱線賦能基層治理。提升涉“百千萬工程”相關12345熱線工單的敏感性和責任感,積極督辦涉綠美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村居風貌提升等領域工作,有效解決新津街道辛厝寮雞腳塭農田內的排水溝堵塞、鷗汀街道嵩山北路西側農田內亂排污水等問題,同時組織專業團隊深入龍祥街道、外砂街道開展系列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專題培訓,確保每一項熱線工單反饋都能轉化為推動“百千萬工程”向前發展的實際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