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城市管理如同針繡中的一筆一畫,須得細致入微,方能勾勒出宜居城市的清新輪廓。當前,新海街道聚焦“百千萬工程”,始終以繡花功夫精細推進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實現人居環境靚起來、鄉村治理強起來、文明新風撲面來的良性循環,爭取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工作中走在前列。今年以來,新海街道累計拆除違法建筑物約400多處,合計面積約5.9萬平方米。
找準“落針點”,細微之處見真章
唯有精準找到新海街道人居環境的“痛”點,方能像落針般準確地定位問題。根據上級政策及轄區實際,新海街道以中陽大道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作為“落針點”,通過動員街村兩級力量,出動無人機巡邏,以村為單位對涉及的田頭寮、非農建設進行深入排查,全面掌握該片區各類違建的具體情況。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在對違建“底冊”研判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計劃,明確了拆違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街道對中陽大道的整治始終秉承“堅持一拆到底,沒有特殊、沒有例外”的基本原則,確保公平、公正執法。啃“硬骨頭”也講人情味,街道執法部門始終堅持文明執法,執法隊員和村委會兩委干部、工作人員對違法當事人逐一上門走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找準癥結,靶向施策,掌握第一手資料保障順利拆違。同步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精準普法,廣泛宣傳,教育和督促違法當事人自行整改。
磨好“繡花針”,齊心協力破難關
廣布村鎮之中的田頭寮,通常是由農戶在田邊、魚塘邊隨意搭建,搭建材料也是差次不齊。“田頭寮”不僅被用于堆放農具等生產物資,更是田間地頭一處處“臟亂差”的典型。部分農戶還將其用作臨時居所和休閑場地,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及社會管理風險。清拆破舊田頭寮,便是此次拆違的“難關”。自6月28日起,新海街道啟動第三輪中陽大道綜合環境整治行動,本次聚焦重點是大力整治田間地頭亂搭亂建的田頭寮。街道找準方法突破拆違難點,由執法人員、村兩委成員組成工作組多次約談農戶,從農戶自覺自拆、街村聯合動員自拆、街道強制清拆三方面入手,合理布局執法力量,人工與機械同時作業,做到應拆盡拆。在充分保障農民權益的基礎上,分類施策,對確需保留田頭寮的農戶,更換統一規格樣式的農業耕作設施輔助用房,嚴格限定建設面積10平方米以內,達到整潔美觀、管理規范的目標。今年以來,累計拆除田頭寮300多處,面積約1萬平方米。現今,中陽大道(新海段)兩側沿途放眼望去是一片“利落”的田地。

(整改前)

(整改中)
用好“穿針法”,統籌謀劃繪新篇
新海街道沿著中陽大道“穿針引線”,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廠房、違規圍擋、休閑娛樂場所、廢品回收站、養狗場等占耕場所都是重點整治對象,一律清拆“零容忍”。今年以來,累計拆除上述違規非農建筑物共計99處,合計約49350平方米。街道堅持“拆”與“清”并行,同步落實人工、機械對清拆點位進行全面清理和修復。 街道把拆違后的綠化工作作為重點,在每一階段的拆違工作結束后,圍繞“清理、整治、提升、管理”四個方面,根據點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植樹復綠計劃,妥善進行景觀設計、苗木選配等,努力實現路域環境和轄區環境雙提升。今年以來,新海街道共增植樹木6815棵,動員農戶在中陽大道沿途種植火山榕1300棵,建設街心公園和“四小園”263個,鄉村人居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城市管理成于細、貴在精、重在恒。接下來,新海街道將以更強的政治擔當、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實的工作舉措、更嚴的紀律作風,下足“繡花”功夫,用勤勞的雙手繡出城市的繁榮景象,讓新海街道的人居環境煥發新生,為龍湖區的“百千萬工程”趕考路貢獻力量。

(整改前)

(整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