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新津街道積極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深入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切入點,全力打通影響城鄉規劃建設的堵點難點,為城市有機更新拓展新空間,助力城區形象實現新跨越,推進社區環境品質再提升、展新顏。
領題攻堅,輻射帶動。街道緊抓“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有利契機,借助典型村培育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市典型村南碧埠社區作為先行示范點,掀起打造整潔衛生、環境優美、舒適宜居的人居環境熱潮。自上世紀90年代起,南碧埠社區金桂街段侵街占道的搭建物逐漸增多,密集的流動人員以及違法建筑的存在給該地塊造成嚴重的消防隱患、交通堵塞、衛生臟亂等問題。為徹底解決此處歷史遺留問題,今年以來,新津街道抽調精干力量,組織成立由執法中隊、街道掛鉤組、社區干部構成的拆違攻堅小組,依法依規開展拆除工作,階段來共計拆除違章搭建70余處,累計拆違面積約2000平方米,歷史違建難題迎刃而解,開創和美鄉村更新建設新局面。通過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整治行動全面開展,將拆違工作擴展至黃河路周邊和各涉農社區,累計拆除黃河路周邊約300平方米違法搭建的房屋、鐵棚,有效維護了汕頭主要道路的窗口形象。

系統梳理,精準施策。為順利完成此次集中清拆整治行動,新津街道與南碧埠社區充分做足各項準備工作。一是開展全面摸底排查,依據《南碧埠居委會村鎮規劃方案》,明確每座房屋、每條巷道的范圍,利用無人機巡查、地面測量等技術手段,全面排查轄區內存在的違建情況,對每處違建的位置、面積、用途、建造時間、權屬等信息進行詳細記錄。二是統一思想充分動員,通過召開社區黨員大會和居民代表大會,街居工作人員向民眾了解對違建問題的看法和建議,解釋違建的危害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得到了黨員、居民代表和大部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同時街居工作人員上門用心用情與相關人員進行充分溝通,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其法律意識,改變“久占為業”的錯誤觀念,部分村民也主動讓地,積極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三是拆違兼具力度溫度,新津街道對違章搭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通過電話通知、現場張貼責改通知等多種渠道告知拆違計劃安排,同時充分考慮受影響村民的實際困難,主動協助有需要的村民搬遷和清理,加快拆除清理行動的順利開展。

長效治理,共建共享。新津街道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充分利用拆除違建物后釋放出的“新空間”,提升社區的人居環境品質,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促進高質量發展。一是規劃先行,在拆違之前進行初步研究,規劃空地未來的最佳用途,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更好利用空間資源;二是因地制宜,對于不適合建筑的地塊開展綠化美化,推進“四小園”建設,南碧埠社區利用黃河路周邊“三清三拆”清理出來的空地,平整土地約1200平方米,種上近百株火焰木,讓原本亂而無序的地塊重新煥發生機。對于適合公共設施建設的空地,規劃建設成公共停車場并加設電動車戶外充電樁,緩解城市停車難的問題;三是攜手共建,社區干部開展常態化巡查,對已清理區域進行定期復查,防止違建死灰復燃,同時鼓勵公眾監督,及時發現并制止違建行為,邀請社區居民參與規劃,收集他們對空地用途的意見和建議,增強社區歸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