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新海街道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展契機,以特色差異化推動鄉村再造以“美麗庭院·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高地,大力發展鄉村文旅新經濟。新海街道立足十一合村內現轄原十一合、四圍、糖寮埔三個自然村,擁有保存完好的潮汕特色“下山虎”民居746座的寶貴古厝資源,鼓勵村民農戶充分利用庭院空地、房前屋后等閑置區域及資源,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民宿、休閑農莊、采摘體驗、農家樂等農村休閑旅游產業,因地制宜地發展庭院經濟,激發鄉村旅游新活力。自2022年獲評第二批“廣東省粵菜美食街(城)”稱號后,十一合村今年榮獲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修舊如舊,展現古厝歷史韻味
在修繕改造過程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堅持“修舊如舊”原則,保留整片古厝老區的原始布局,對既有古厝建筑結構進行加固修繕;注重人居環境改善,采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對房前屋后、街頭巷尾環境進行提升,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潮汕歷史建筑特色,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十一合藝術村746座老宅已打造300多座,其中已獲評省、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和“美麗庭院”共19戶。同時,一批藝術創作者為十一合村帶來富有創意的設計與開發,在多座老宅和巷道上,繪制以農耕文化、潮汕民俗、紅色基因等為主題的3D墻畫,打造“一墻一風景,一厝一創意”。

宣傳帶動,打造古村游玩熱潮
十一合村積極引入30多家藝術工作室扎根于此,激活“非遺+”活態發展模式,潮汕紅桃粿制作、工夫茶文化等傳統手工藝紛紛在古韻老宅中蘇醒,重燃生機。“玩美汕頭·與您‘鄉’遇”“‘多彩非遺 相約龍湖’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汕頭市主會場”等活動順利舉辦,向游客展示一座座潮汕特色民居院子華麗轉身,成為傳統文化與藝術工作室,草編、木雕、潮繡、陶瓷等古老技藝在年輕一代手藝人手中大放異彩;亦有古厝變身民俗文化展示館,借實物、圖文與現場表演,將潮汕地區傳統節慶、民間傳說、非遺英歌等文化元素一一鋪陳,生動展現當地風土人情,成為各地游客體驗各式潮汕傳統文化及古厝風韻的打卡旅游路線。

承舊添新,點燃“庭院經濟”新引擎
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古厝與一項項守正創新的非遺手工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流,十一合村緊抓發展契機,以“美食+民宿”的發展模式引導村民打造“庭院美食”“庭院咖啡”“庭院民宿”等多元業態,以美食招徠八方賓客,借村內特色民宿留住游客,打造集吃住游玩一體的服務鏈條,實現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的良好發展態勢,逐漸構建起“古厝保護+文化傳承+村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庭院經濟”如同源頭活水,為當地村民拓寬就業渠道,吸引眾多外出人員返鄉安居、投身創業,為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活力。120多戶特色民宿、各式餐飲店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規模發展格局,以別具一格的魅力實現了鄉村文旅的流量轉化,達成經濟與文化的雙向賦能,助力“百千萬工程”提檔增速,為新時代鄉村文旅發展書寫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