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綠韓江岸,蝶變新顏入畫來。為確保“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近期新海街道全面打響全域、全員、全時段、全鏈條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今年以來,累計清運背街小巷垃圾雜物近1000噸,清理面積約3.7萬平方米,以雷霆之勢重塑鄉村肌理。

示范引領強驅動。市級典型村西南、六份創新打出“拆建管”組合拳。在機械轟鳴聲中,積存垃圾清運車穿梭街巷,違建整治專班逐戶攻堅,網格化管理抓出成效。村工作人員介紹:“我們構建‘黨員包片+網格管理’治理體系,建立‘日常巡查-問題派單-限時銷號’閉環機制。”而村“門前三包”積分超市,讓村民從環境治理的“局外人”轉變為“當家人”。

多元共治破難題。十一合村探索出“黨建+商戶”協同治理新范式。通過商戶輪值監督、互聯保潔公司駐點服務,創新實施廚余垃圾“定時定點+上門收集”模式,破解二次污染頑疾。沿街商戶張先生感慨:“現在垃圾分類有指導,收運有時段,環境清爽顧客滿意度更高?!?/p>
數字賦能提質效。在中國電信龍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省級典型村大興村和東南村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視頻監控接入村“數字鄉村”智慧平臺。村委實時掌握各區域的衛生實況,實現環境管護的數字化、精準化,提高了環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攻堅補短促均衡。面對村基礎薄弱整治難題,轄區七合村、八合村和東升村建立“書記領銜+網格包干”閉環管理責任體系,倒排工期加快推進環境整治、風貌提升、綠美建設等工作,力求補齊短板,迎頭趕上。東升村組織各聯組逐戶發放1200余封《關于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致廣大村民朋友的一封信》,積極發動村民群眾參與行動,共同把村莊環境整治和長效管理提升到新的水平。

街道創新構建“三級網格+多元考評”長效機制:推行“街長統籌、網格長包片、村組長聯戶”治理模式,配套“紅黑榜”晾曬、“美麗庭院”村、戶認定等機制,實現了環境治理從“干部干、群眾看”到“爭著干、比比看”的轉變。
據統計,在植綠美化方面,2024年街道累計建成“四小園”200多個,在“四旁五邊”栽植苗木6000余株。而今年來,又新增綠化2830余株。

環境整治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時。下來,街道將持續聚焦“五邊四旁”“死角盲區”、違規搭建等專項整治,啟動“美麗庭院2.0”計劃,不斷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從村莊美向庭院美、家風美延伸,以繡花功夫繪就鄉村振興的新畫卷,以人居環境“高顏值”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