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線網煥新。走進金霞街道龍湖村,巷道間工人正緊鑼密鼓地拆除老舊線纜,嶄新的地下管網整齊鋪設,曾經城市環境治理的“老大難”、盤踞半空的“蜘蛛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朗有序的社區天際線。作為汕頭市“百千萬工程”重點民生項目,自龍湖村“三線”整治工作啟動以來,金霞街道以“黨建+攻堅”破題、以“試點+示范”拓面、以“政企+民力”聯動,為龍湖村按下人居環境提檔升級“快進鍵”。
黨建引領,下好“一盤棋”
自龍湖村“三線”整治工作啟動以來,金霞街道以“三年初見成效”為目標,聚焦龍湖村“三線”亂接、交越、搭掛等突出問題,以“三線整治”為抓手,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區街社三級聯動下沉到城市網格,系統破題、精準施策,推動龍湖村城鄉環境取得顯著提升。首破思想之冰,針對部分干群“整治難成”的畏難情緒,區領導掛點督辦,街道黨工委書記帶隊開展專項調研,開展各類走訪座談、談心談話12場,統籌協調有關部門,研究“三線”整治具體工作事宜,定期督促跟進,切實推動“三線”整治工作不斷提速。黨員干部帶頭入戶宣傳政策,發放告知書,現場協調解決管線遷移、施工擾民等難題。社區“兩委”干部帶頭包片督導,形成定期通報機制,以“黨建紅”引領“天空藍”。再破資金之困,針對資金缺口難題,金霞街道努力“向上爭、向外聯、向內挖”,除街道經費支持之外,主動爭取區委、區政府幫扶基層單位發展民生事業資金15萬元,協調爭取各通信企業籌措資金、組織人力,提前進場做好新線纜入地及支撐路由建設等工作。同時敦促龍湖村三個社區自行籌集費用雇傭專業電工,對轄區內舊線纜進行修剪規整,形成“區街社”三級資金保障鏈。

圖為區領導召開專題會議推進“三線”整治工作
協同作戰,織密“聯動網”
“三線”問題長期困擾基層,嚴重影響市容面貌,同時非常容易出現“反彈回潮”。對此,金霞街道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廣泛發動各級各部門和人民群眾,努力建立多級協同、干群合力作戰的“聯動網”。抓早抓主動。春節后,金霞街道立即聯合區工信局、區文廣旅體局,協調移動、電信、聯通、廣電等通信企業,抓緊制定印發龍湖村“三線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施工要求,劃定“施工圖”和“時間表”。龍湖村春湖、玉湖、碧湖三個社區發出《關于配合做好金霞街道龍湖村“三線”整治的函》,協調敦促各通信企業在龍湖村全面開展線纜整理工作。多方合力壓實責任。在運營商完成新線路架設之后,舊線清理工作于4月1日正式開始。清理工作開展期間,街道鄉村振興隊全程進行督導,指導玉湖社區及時處理施工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整治標準統一,進度同步;各通信企業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增派技術力量現場搶修,最快速度恢復居民正常通信上網需求,實現“剪舊線、布新管、保通信”全流程貫通。細化整治單元。以網格化為抓手,發揮“網格員+群眾”的共同力量,細化整治單元,確保“三線”整治縱到邊、橫到底。在“三線”落地過程中,各社區網格員駐點維持秩序,拉設警戒線保障安全,積極配合通信企業處理居民投訴問題17起,同時盡可能發動群眾參與整治,引導群眾積極發現隱藏“三線”問題,參與日常對“三線”亂接、交越、搭掛等突出問題的動態監管。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剪除廢舊線管
試點破題,打好“樣板戰”
金霞街道擺脫路徑依賴,創新方式方法,堅持“集中整治,分片推進”原則,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法,加快推進龍湖村新線纜入管、老舊廢棄管線拆除工作。金湖片區(玉湖街以西,長江路至龍湖街區域)交叉巷口較多,各類線路盤踞復雜,街居兩級堅持“難點攻堅、示范引領”,選取該片區作為“首戰突破口”進行作業。以玉湖街6巷為起點,聯合四大通信企業率先完成鋼絞線架設和新線纜入地試點,用時一個多月累積拆除廢舊線纜約36車1.86噸,居民一步步見證居住環境變化,從不理解到積極支持、主動關心慰問施工人員,不僅驗證了整治成效,也進一步堅定街居兩級攻堅克難、推動龍湖村全域“三線”整治工作的信心。
整改前 整改后



圖為龍湖村除廢舊線管清理前后對比示例
從“蜘蛛網”到“天際線”,這場“空中革命”不僅改出了城中村的清朗空間,更轉出了基層治理的效能躍遷。龍湖村以“三線”整治“小切口”做實“百千萬工程”民生大文章,探索出“黨建賦能、政企協同、群眾共治”的城中村改造新路徑。隨著首批示范片區全面竣工,金霞街道將持續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剩余片區整治,讓“百千萬工程”的民生成色更加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