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湖區新津街道金津社區在黨建引領下,通過“村企民”三方協同發力,閑置宅基地及滴水巷硬底化工程圓滿竣工,為社區鋪就3100平方米的“幸福底色”,推動人居環境華麗蛻變。這項由中鐵二局捐贈混凝土支持、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共建的民生工程,不僅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條件和人居環境,更探索出“黨建引領、企業助力、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范式,以基礎設施提升為發力點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破除鄉村建設“等靠要”思想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新津街道突出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典型村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任務,靶向破解社區基礎設施長期“欠賬”問題。經實地調研與需求摸查,街道以“央企助力”為契機,主動對接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援建資源,將200立方混凝土定向支持辛厝寮金津社區開展閑置宅基地及滴水巷硬底化工程,實現“央企資源-地方需求”精準匹配。
在街道的積極引導下,金津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核心作用,以“自己家園自己建”的理念激發村民主體意識。社區黨員干部通過入戶走訪、座談動員等多種形式,向居民深入宣傳政策,詳細講解閑置宅基地硬底化的意義和實施方式,號召擁有宅基地使用權的村民自愿出資,聯系施工單位對自家閑置地塊進行硬底化改造。居委會主動承擔滴水巷及部分路道等公共區域施工費用,形成了“村民管自家、居委會管公共”的高效分工模式,并建立“黨員包片督導”機制,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項目自6月7日開工建設,從動工到完工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離不開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看到社區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想出份力!”一位參與出資的居民說道,樸實的話語中飽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金津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浩龍表示:“黨建引領不是口號,而是要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下一步,社區將發動更多居民主動融入鄉村建設,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企業助力:央企擔當澆筑振興基石
此次中鐵二局慷慨捐贈200立方混凝土,為金津社區硬底化工程提供了重要物資保障,不僅澆筑出堅實平整的道路,更搭建起村企民協同共治的暖心橋梁,切實解決社區內宅基地閑置難行、巷道泥濘的問題,極大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彰顯了央企服務地方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建設領域國家隊,助力城鄉融合是責任所在,希望通過這樣的實際行動,為新津街道的發展貢獻力量,讓平坦整潔的路面成為社區發展的新起點,助力人居環境提升和鄉村振興事業不斷向前邁進。”
群眾參與:共建共享激發內生動力
“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環境變好了,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 抱著這樣的想法,金津社區居民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實際行動響應硬底化工程號召。近20戶宅基地使用權人主動聯系有資質的施工單位,負責自家空閑宅基地的硬底化施工,累計出資達2萬元。在施工過程中,更有居民自愿配合,主動拆除占用公共空間的違建物,清理巷道堆放物,以“主人翁”姿態破除施工障礙。從出資改造到讓地配合,雖是細微之力,卻匯聚成共建美好家園的磅礴力量,居民群眾用行動踐行“共建共享”理念,既加速了工程落地,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居民自家閑置宅基地

滴水巷及部分路道等公共區域
在金津社區閑置宅基地及滴水巷硬底化工程現場,混凝土攪拌車穿梭往來,施工機械轟鳴作業,工人與村民代表協同配合,這幅“政企民同頻、工料機共振”的建設圖景,正是基層治理新范式的生動縮影。在“村企民”三方共同努力下,昔日雜草叢生、坑洼不平的區域,如今變成了平坦整潔的路面,社區整體面貌實現華麗蝶變。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施工前與施工后
此次硬底化工程的順利完成,不僅是新津街道“村企民”共建模式的鮮活樣板,更是推進“百千萬工程”、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成果。3100平方米的硬化路面雖不及國道寬闊,卻如細密脈絡串聯起金津社區的萬家燈火。煥然一新的社區巷道與平坦路面映照著居民們的笑顏,見證著基層黨組織引領下,政府統籌、企業助力、群眾參與的“三股力量”同頻共振、協同發力,共同推動“百千萬工程”行穩致遠。
接下來,新津街道將持續深化多方合作,凝聚更多社會力量,持續推進社區建設,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繪就更加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