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3點,龍騰街道萬象匯被綠意包裹,一場特別的活動熱鬧啟幕。由市文明辦聯合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區文明辦主辦、龍騰街道協辦的“汕護古樹 根植文明”暨“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守護百年古樹”主題巡展,用百年古樹的故事和孩子們的巧思,把50戶家庭拉進了與時光的對話里。短短1小時里,每個參與者的心里都悄悄埋下了一顆“守護”的種子。

孩子們眼里,古樹會說悄悄話
“街道的暑期成長營太豐富啦!”龍騰街道公益成長營的張元顥興奮地和記者分享,“課堂上我學會了保護綠植、珍愛古樹,還為古樹畫了肖像呢。現在才知道這些百年古樹藏著這么多珍貴歷史,我要和小伙伴一起當它們的小小守衛者!”他還念叨著前天聽全國優秀共青團員、街道公服辦謝松斌老師講的媽嶼島150歲老榕樹、金平“娘樹”的故事,眼里閃著光。孩子們的這份熱忱,本就是最動人的守護序曲。

南澳二中章哲洲畫的《深澳鎮招兵樹》前,小姑娘仰著頭問:“它真能抱住總兵府嗎?”身旁的志愿講解員——丹霞小學胡揚笑著答:“它的樹冠有580平方米呢,像一把超級大傘!”

金平私立廣廈學校王小菡的手抄報《汕護古樹,根在中華》前,幾位家長盯著“托舉的大手”感慨:“這不就是我們該做的?”金山中學周澄宇拍的木棉古樹照片前,孩子們指著光影喊:“像火焰!像老爺爺講故事!”

一張明信片,一封給時光的信
深圳實驗學校的周其星老師剛講完支教時帶孩子們給樹寫詩的故事,一個7歲小朋友就舉著明信片跑過來:“古樹爺爺,葉子掉下來,是不是在給大地寫回信呀?”
“古樹信箱”很快塞滿了心里話:有孩子用拼音寫下“我會常來看你”,有家長提筆寄語“愿孩子像古樹一樣向陽生長”;還有的孩子把對古樹的好奇與喜愛都融進詩句里。一句句真摯的字句里,藏著對古樹最純粹的牽掛。


小小的捐贈,簽下和古樹的約定
捐贈區里,10歲男孩攥著紙幣抬頭問:“媽媽,我捐10塊零花錢守護古樹,行嗎?”現場不少家庭掃碼捐款,10元、20元的數字在屏幕上跳動。當“古樹守護衛士”證書和周其星老師簽名書《我在海島當老師》遞到孩子手上,他立刻小心塞進書包最里層:“這是我和古樹的第一個約定!”


活動結束時,好多家庭手里攥著古樹書簽和扇子。一位媽媽笑著說:“原來家門口的樹藏著這么多故事,下次就帶孩子去看真的‘招兵樹’!”

商場暖光落在孩子們的明信片和小詩上,我們忽然懂了:這場短暫的活動,哪里是展覽?分明是一堂會“呼吸”的自然課,讓“守護”的種子,在家庭的笑聲里悄悄發芽。
未來,龍騰街道還將繼續搭起這樣的橋梁,讓更多人發現身邊的歷史溫度,讓守護自然、傳承文化的力量,在街道的每一個角落慢慢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