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下午,一場主題為“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結對宣講活動在新溪街道禮堂舉行。本次活動由龍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共龍湖區委宣傳部、龍湖區文明辦與新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主辦,特別邀請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漫教授擔任主講,新溪街道班子成員、機關工作人員、村居委員等約60人參加學習。

宣講中,黃漫教授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核心脈絡,系統梳理其形成歷程與理論內核。她指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從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到2023年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明確“十四個強調”,再到“七個著力”要求的提出,逐步構建起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的思想體系,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的根本問題。

圍繞“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核心智慧,黃漫教授重點闡釋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她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第二個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經由“結合”形成的新文化,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同時,她結合實例分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需在傳承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鑄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使命任務解讀中,黃漫教授提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深學細悟增強文化自信”“守正創新推動科學發展”“立足實踐促進文明互鑒”三大路徑,讓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她特別提到,城市規劃、鄉村振興等實踐中需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如廣州永慶坊“微改造”模式,既留住城市記憶,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這為基層文化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參會人員認真聆聽、仔細記錄,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基層治理”“怎樣通過文化活動凝聚群眾”等問題,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的指導性。此次結對宣講不僅是龍湖區深化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的具體舉措,更是校地聯動推動理論宣講“下沉基層”的生動實踐,有效提升了基層干部的文化認知與履職能力,為構建龍湖特色的現代化文化形態夯實了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