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以“成果圖文+主題書畫”為核心特色的“文化外砂·紅僑根脈——‘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文化主題成果展”,在龍湖區翰苑一樓正式啟幕。展覽以詳實圖文梳理發展脈絡,以筆墨丹青定格鄉村新貌,兩大展陳形式互為補充、相映成趣,既系統呈現外砂三年來文化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實效,又以藝術筆觸傳遞僑鄉文化溫度,為市民打造一場“可閱讀、可欣賞、可共情”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覽緊扣“文化賦能百千萬,紅僑根脈代代傳”的核心思路,構建起九大內容篇章,層層遞進講述外砂高質量發展故事。步入展廳,紅色基因傳承、僑鄉文化振興、非遺技藝活化三大維度的實踐成果令人矚目:“文化地標”板塊中,手繪旅游地圖清晰標注出蓬沙書院、華僑文化展覽館、東溪古書齋等核心陣地,修繕一新的古建筑影像與實地建設圖冊彰顯外砂在文化空間打造上的匠心與成效。在“文旅融合”與“非遺傳承”展區,熱鬧的東溪村文旅活動紀實照片、青年突擊隊的活躍身影,定格了文旅賦能產業發展的鮮活場景;毛衫手工編織的細膩紋理、潮汕橄欖菜的傳統工藝、金東溪傳說的生動插畫,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立體呈現,讓觀眾直觀感受非遺活態傳承如何為鄉村特色產業注入內生動力。“活動紛呈”“宣傳矩陣”“團隊風采”等板塊則以影像集錦形式,全面回顧了外砂三年來舉辦的各類文旅體活動、《外砂風物歌》等宣傳作品的傳播成效,以及13支基層文旅體團隊的奮進足跡,展現了“百千萬工程”帶來的民生改善與社會活力。
為讓“百千萬工程”成效更可感、紅僑文化更鮮活,外砂街道創新采用“成果圖文+主題書畫”雙軌展陳模式:一方面以嚴謹圖文構建“發展檔案”,另一方面以主題書畫打造“藝術窗口”,用圖文存史,用書畫抒情,碰撞出獨特的觀展體驗。此次展覽收錄蓬沙書畫社精心創作的38幅書法繪畫作品,以筆墨丹青繪就鄉村新貌——整潔的村道、熱鬧的市集、古樸的僑宅在畫卷中徐徐展開,既有傳統文人的雅致意境,又飽含對家鄉發展的真摯情感,為展覽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感染力。“這些作品太接地氣了,既畫出了外砂的僑鄉韻味,又展現了‘百千萬工程’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看著特別親切。”前來觀展的市民感慨道,通過展覽不僅重溫了家鄉的歷史記憶,更真切感受到了身邊的發展變遷。
本次展覽是對“百千萬工程”實施三年來文化建設成果的集中檢閱,也是紅僑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外砂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持續深挖紅僑文化底蘊,深化文旅融合發展,讓文化軟實力成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的硬支撐,讓更多人讀懂外砂的歷史厚度、文化溫度與發展速度。據悉,展覽從即日起至11月14日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為廣大市民搭建起感受僑鄉魅力、見證鄉村振興的文化平臺,也讓“文化外砂·紅僑根脈”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