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解讀:
一、編制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市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奮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譜寫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新篇章的關鍵時期。龍湖區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發祥地,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東、汕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據《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汕頭市龍湖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龍湖區“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等要求,編制《龍湖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立足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及形勢,重點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
二、形成過程
區生態環境分局起草該《規劃》,經征求各街道辦事處,區相關職能部門及省、市駐區等31個有關單位,結合有關單位意見建議修改完善形成該《規劃》。該《規劃》于2022年3月21日至4月21日,通過區政府網站征求公眾意見,期間沒有收到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該《規劃》報市生態環境局進行審查并按審查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該《規劃》通過合法性審查,經龍湖區委常委會會議和龍湖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
三、主要內容
(一)堅持基本原則
1.堅持戰略牽引,綠色轉型。
2.堅持系統觀念,綜合治理。
3.堅持鞏固拓展,底線約束。
4.堅持深化改革,多元共治。
(二)明確主要任務
1.以“核心城區”為驅動,推進構建綠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包含促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強化環境空間管控,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等內容。
2.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包含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統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結構調整,推行生產方式綠色化,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等內容。
3.鞏固提升水污染整治成果,打造良好水生態環境。包含推進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完善污水處理能力和管網建設,強化飲用水源保護,推進水環境管理體系構建,加強水資源生態保護等內容。
4.統籌陸海污染防治,協同推進內海灣“美麗海灣”建設。包含嚴格控制入海排污口、入海河流等陸源污染,強化港口船舶、海域養殖、海洋垃圾等海洋污染防治,協同推進內海灣“美麗海灣”建設,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內容。
5.全力推進臭氧防控,環境空氣質量維持向好趨勢。包含構建協同防控體系,深化揮發性有機物、工業鍋爐等工業源治理,持續加大油品監督管理,強化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源、船舶污染防治,加強面源精細化防控等內容。
6.堅持防治結合,提升土壤和農村環境水平。包含強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實施耕地分類管理,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和生活污水治理,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嚴控農業養殖種植污染等內容。
7.扎實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建設“美麗龍湖”。包含嚴格保護重要自然生態空間,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構建綠美城市景觀風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等內容。
8.樹立風險防控底線思維,切實守好環境安全底線。包含構建全鏈條式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強化重金屬和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加強環境風險隱患防范和化解等內容。
9.夯實生態環境管理基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包含健全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機制,落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市場體系,構建環境治理多元化資金渠道等內容。
10.提高環境管理基礎能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包含提高環境監測預警能力,優化環保執法方式,提升環境風險應急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業務支撐能力等內容。
11.開展環境保護全民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包含增強公眾生態環保意識,推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等內容。
(三)強化保障措施
為保障《規劃》順利實施,提出了3個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強化資金保障;三是強化評估考核。
>>相關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