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解讀:
一、制定背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國的關鍵時期,龍湖區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區,打造創新發展引領區。按照規劃編制總體工作安排,結合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科技創新重點工作部署以及《汕頭市龍湖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出臺《龍湖區創新驅動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形成過程
區工信局牽頭起草本《規劃》,經征求各街道辦事處,區相關職能部門意見進行修改完善,于2022年5月11日至6月10日,通過區政府網站公開征求公眾意見,期間沒有收到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區發改局審核,通過區工信局法律顧問合法性初步審查。本《規劃》經區司法局合法性審查無意見后,依次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區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三、《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更為健全,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更為完善,科研機構的知識創新成果更加突出,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初步形成,區域創新體系較為完善。全力建成創新能力領先、高端資源聚集、輻射帶動力強的粵東創新核心區,成為汕潮揭都市圈科技創新標桿和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發展引領區。
(二)具體目標
1.優化科技投入,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逐步形成以政策和獎勵為引導,社會和民資為投入主體的科技投入機制。力爭研究與開發(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2.05%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4.23件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1.12件以上。
2. 以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帶動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150家,力爭達到180家,積極培育產業龍頭企業,利用帶動作用增強企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明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5%以上。
3.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壯大。力爭省(企業)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市級15家以上。
4.重大平臺加快創新發展。加快汕頭龍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擴園、提質、增效發展,對標建設國家級高新區。
四、重點任務
(一)創新驅動發展主體培育。一是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二是推動創新平臺建設,三是優化布局科技企業全孵化鏈條。
(二)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規劃。一是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集群優勢,二是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三)高水平建設省級高新區。一是加快核心區提質增效,二是拓展區開發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領域的技術創新。支持社會發展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與新產品研發、產業化示范應用項目;支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社區管理、社會養老等社會管理領域的科技支撐能力;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加大科技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五、保障措施
《規劃》主要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大各項政策的宣傳力度三大角度提出了我區“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優化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黨領導的政治優勢,不斷提升科學素養,增強領導和推動科技創新的本領,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又守規矩的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科技干部隊伍,為全區科技創新發展做好服務。
(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立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政府和社會科技創新投入力度,確保科技投入穩定增長。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為重要手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激勵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轉變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提高資金績效產出,發揮帶頭示范作用。
(三)加大各項政策的宣傳力度。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加大各類政策的宣傳力度,重視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推廣。積極宣傳區內的法制環境,發揮政府和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各級各項科技創新優惠政策。
>>相關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