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一起床,朋友的步數就上萬了!”“提倡全民宅家的非常時期,他們到底干啥去了?”步數上萬的朋友,不是別人,就是穿著橙色馬甲穿梭在基層防疫一線的街居干部。

從除夕至今,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遏制疫情蔓延,新津街道認真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實做好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防嚴控工作,快速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做到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擴散風險。上門走訪、排查人員、梳理名單、上報信息,街居干部不分日夜穿街走巷,隨處可見一抹橙。穿著背部印有“龍湖防控社區網格員”字樣橙色馬甲的他們,在各自家園門前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設立疫情防控服務站,登記造冊,測量體溫,并規勸住戶少出門、不聚集、親友拒來訪、外出戴口罩,最大程度保障社區居民安全。

“同志,等等,請您打開車窗,配合我們測量一下體溫”。這是奮戰在一線的逆行戰士們每天不知重復多少遍的話語和動作。深夜萬家燈火已熄滅,寒風瑟瑟,轄區居民安穩入睡,一道道亮光依舊在黑夜中穿梭,橙色馬甲人通宵達旦,堅守崗位,冷了,他們就搓搓手掌,累了,他們就揉揉眼睛。

當前,返工潮、復工潮已經來臨,各社區流動人員逐漸增加,為及時掌握外來流動人員回流情況,街道在陳厝合、辛厝寮共設置12個疫情防控服務站。加強人員(車輛)出入管理,人員(車輛)出入卡口點標識醒目,每個站點配備紅外體溫探測儀,所有進入區域范圍內的人員須測量體溫,對體溫超過37.3℃的來訪人員,登記姓名、車牌、住址和聯系電話,送至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對體溫未超過37.3℃的人員,詢問出發地和路徑路線,對出發和途徑來自疫區的車輛及人員,登記姓名、車牌、住址和聯系電話,核實符合條件的送至留觀點觀察。執勤人員嚴格按照“五個100%”,認真執行“十個一律”,強力落實“三個重點”,把嚴社區路口關,做好24小時輪崗值守。

陳厝合、辛厝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進行拆村建居,共分為15個社區居委會。由于各居委轄區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插花地存在,在平時工作開展中,涉及社會管理工作,總會存在一些爭議。但在本次疫情面前,大家都把守護家園安全作為首要任務,不分你我,同心同德做好城中村的管理工作。把陳厝合、辛厝寮看成一個集體,分工合作,有的一個居委負責1個疫情防控服務站,有的兩個居委負責1個疫情防控服務站。從防控實際出發,做好站點排班輪值,充分發動黨員群眾、團員青年、志愿者加入站點管理,提高群眾防控意識,做到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對進出社區人員進行電子體溫監測和詢問登記,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必測體溫。白天到黑夜,他們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地奔向各個執勤卡口、駐守各個疫情區域,留下一個個平凡的身影,他們是防疫工作的最美“逆行者”,是社區家園的最美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