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如今是我國人口的發展趨勢民政部最新數據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隨著人口老齡問題加劇獨居老人日漸增多養老問題成為當前社會備受關注的焦點,在這其中“老人的安全問題”猶為甚之。

“78歲老人獨居家中死亡多日”“獨居老人死亡多日無人發現”..……一個個新聞事件讓人觸目驚心。

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劇中人蘇大強實質上也是這一問題的一個縮影。老伴兒去世后,該如何安放自己的余生。

養老問題的解決考驗的是一座城市的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怎樣才能更好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獨居老人日漸增多呢?

在汕頭市龍湖區,60周歲以上老人超過6.68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總數的14.42%。近三年來,老年人口以年6%以上速度遞增。這一組數字是龍湖區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真實寫照。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呼援通應運而生,它是龍湖區在粵東西北首創的長者呼援公益志愿服務平臺。為轄區老人提供24小時緊急呼援等服務。

呼援通成立7年以來,當地長者稱呼它為“生活110”、一座“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為何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因它有這三大制勝招數。

第一招:“平臺+志愿者,有呼即援”。為了能夠在“鈴響之后”快速執行,呼援通所依托的是由專職人員、社工和300多名青年志愿者組成的青年團體。

一聲鈴響,有呼即援。當老人有援助需求時,志愿者們就會快速上門服務。突發急病時,志愿者們會第一時間協助送診就醫。

第二招:“只要長者需要,我們都會上門服務”。呼援通主動把生活照料、健康監測、衛生保健、物業維修等也納入服務內容。

甚至拓展到法律支持、心理慰藉等領域。經不斷創新探索,如今已集納18大類170項公益志愿服務內容。

第三招:“我們的服務,從城市走向農村”。在服務城市老年人的同時,呼援通還把公益助老的觸角延伸到區內農村的每個角落。堅持一月一次的上門探訪,借助社會資源和發動義工出錢出力,小到為孤寡老人提供物資救濟,大到為居住危房的老人翻修房子。

為農村低保鰥寡老人安裝自動報警裝置,持續舉行“善待鰥寡”百叟宴公益活動和“敬老祝壽行”公益活動……

截至目前,“呼援通”已成功挽救高齡長者生命262位;為長者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約30萬人次。收到高齡長者來電來信表揚感謝5000多人次。

一個按鈴、一條電話線,一頭連著需要幫助的長者,另一頭連著熱心的青年工作者。

龍湖區委區政府將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持續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有效路徑,為汕頭平安建設貢獻“龍湖力量”。

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他們都在盡自己所能善待每一位老人,溫暖他們老去的歲月。

▼點擊視頻,觀看完整影片《5000多封感謝信背后的“別樣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