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強調,要把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建設農業強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抓好的重大戰略舉措抓緊抓實。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和中心城區的龍湖,正立足于其獨特的資源稟賦,找準定位,謀篇布局,大干快上,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位于龍湖區鷗汀街道草池社區的“四小園”項目,著力用“微改造”打造群眾身邊的生態景觀。當地以村莊布局為依托,充分利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等閑置土地,將屋前屋后集中連片或零散的土地規劃設計為小花園,探索出符合社區實際的“四小園”建設方案。在此基礎上,以各類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將鷗汀街道歷史文化與“四小園”建設有機結合,延續優秀傳統文化脈絡,以文化賦能龍湖區鄉村振興。


這是龍湖區堅持打造宜居環境、創建美麗新農村的一個縮影。目前,龍湖區實現農村地區保潔全覆蓋,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農村無害化戶廁6萬多座,普及率100%;升級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實現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以上文體廣場;打造“龍湖之春”文化廣場等一批基層文化品牌,鄉村風貌從“形、實、魂”等方面迎來了巨大變化。
此外,龍湖區還積極探索“文化+農業”“旅游+農業”等跨界模式,突出鄉村資源受中心城區輻射帶動明顯等稟賦優勢,以農旅、文旅引領村莊經濟發展,依托深厚的華僑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創新融合農業旅游新業態,打造形成十一合藝術村、旦家園沿河景觀等一批鄉村特色“網紅”點,謀劃打造外砂、龍華紅色僑鄉精品旅游線路,為我市增添更鮮亮的田園色彩、更豐富的鄉村精彩。
原汁原味的潮汕“下山虎”民居,潮流的三維立體墻畫;這里有已經住了多年的本村居民,也有剛剛來到這里租賃民居的新村民……欣欣向榮的十一合村,系以發展庭院經濟為契機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的生動實踐。2020年,在龍湖區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的背景下,依托十一合村所保留著的完整潮汕村落風貌,龍湖區以“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理念精準打造十一合藝術村。
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潮汕“下山虎”民居特色的基礎上,組織團隊在多座老宅和多條巷道上,繪制以紅色主題教育、潮汕民俗、農耕文化等為主題的三維立體墻畫,以“一墻一創意,一厝一風景”實現“舊村煥新貌,老厝煥新顏”。與此同時,鼓勵本村居民對外租賃空置老庭院,實現空置老庭院資源的有效盤活,增強鄉村的造血功能。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獨具特色的老庭院吸引了眾多藝術家、企業家前來租賃,將其“變身”為畫室、民宿、茶室、特色餐飲店等。新老元素的碰撞與融合,令十一合村逐漸蝶變為“文創村”“網紅村”。

如今,新老元素的碰撞與融合令十一合村蝶變為“網紅村”。
傳統與創意的“碰撞”帶動了當地庭院經濟的發展——當老厝變民宿、村落變景區、勞動變體驗、資源變資本、產品變商品,村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在此過程中,街道、村還不斷投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近年來,十一合村共投入資金約1132萬元,用于本村道路和文體廣場、公廁的升級改造,為十一合村的蝶變打下堅實基礎。
當前,我市正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落實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部署,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把農村發展的短板轉化成為汕頭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而龍湖的鄉村,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書寫著產業強村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