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綠,萬象更新。近日,汕頭市龍湖區在龍騰街道媽嶼社區北岸開展“植此青綠 ‘植’得期待”主題黨日活動,區領導同志帶頭栽下新春的“第一抹綠”,全區黨員與群眾同頻共振,各社區因地制宜開展鄉村綠化主題黨日活動,吹響了新一輪鄉村綠化的號角。
此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全省深入推進鄉村綠化三年行動計劃,把新一年鄉村綠化工作作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匯聚社會各界力量,激發全區上下參與鄉村綠化的動力和熱情。
技術下沉 搶抓“黃金期”增植添新綠
在蔚藍海岸線旁,市鄉村綠化技術服務團隊員詳細講解種植要點及樹種特性,龍湖干部群眾和志愿者手持鐵鍬、鋤頭等工具,熱情高漲,干勁十足。在龍騰街道精心準備下,大家按照規劃好的區域,揮鍬鏟土、扶樹填坑、培土踩實……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道植樹工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200余株金鳳樹、黃花風鈴木、美麗異木棉等觀賞性強、存活率高的樹種迎風挺立,在媽嶼社區北岸上煥發出蓬勃生機和綠色希望。

青年黨員王佳梓說:“很高興能夠參與這次植樹活動,這不僅是綠化家園的實際行動,更是我們黨員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希望通過植樹活動帶動更多人增強環保意識,一起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p>
“過去一年,我們街道共開展了18次鄉村綠化義務植樹活動,400多名黨員深度參與,引領帶動2000多人次群眾植綠增綠,種下各類苗木逾3000株。”龍騰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植樹活動為起點,持續推進“黨建+生態”模式,探索更多綠美經濟新路徑,依托依山傍海的濱海新城稟賦,建設以媽嶼島為代表的文旅融合典范,推動紅色資源、綠色生態與富民產業充分融合。
各村(社區)黨組織因地制宜開展植樹活動,場面熱火朝天。
在龍湖區新海街道東南村“百千萬工程”主題公園里,經植樹技術老師的詳細講解示范后,大家齊心協力,揮鍬鏟土,搭架澆水,種下黃花風鈴木約200棵。新海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發出《倡議書》,進一步號召各村、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熱心人士積極投身到植綠行動中,通過“認種認養、捐資捐物、設施修建”等方式參與家鄉綠化。

義務植樹并非“一種了之”。如何提升科學綠化水平?龍湖區提前做足了準備。
早在去年11月,龍湖區委抓早抓快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新一年鄉村綠化準備工作,明確區級領導干部抓街包村、街道領導干部抓村包戶工作機制,區領導同志帶頭下沉到掛鉤街村調研了解新一年鄉村綠化等情況。
與此同時,龍湖區委組織部與區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龍湖分局聯合鄉村綠化技術服務團組成專項督導組,下沉街村210多人次,實地指導77個村(涉農社區)解決“在哪種樹”“種什么樹”“種多少樹”“什么時候種”等問題,逐村(涉農社區)優化形成2025年度鄉村綠化“一村一圖”。
凝聚合力 多點聯動充“植”身邊綠
龍華街道南社村棧道旁種下的240棵紫色花鈴木、四季桂、膠東樹,如今已經亭亭如蓋;在大池文化公園周邊種下的油菜花田,與花海的各色花卉競相綻放,成為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去年以來,龍湖區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鄉村綠化工作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兩大中心任務的結合點、著力點,發揮各基層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動廣大黨員帶頭開展認捐認種認養,示范帶動社會各界積極投身鄉村綠化工作。

為了號召各類組織和力量積極參與、迅速行動,爭當擴綠興綠先行者,龍湖區各街道抓住元旦、春節等鄉親返鄉的契機召開50場鄉親座談會,村(涉農社區)黨組織進企入戶走訪400余人進行宣講,動員企業鄉親捐資獻力。
機關、教育、衛健、國資、兩新、工業園區、社會組織、個體私營企業等系統黨(工)委發揮職能優勢,開展“我為龍湖種棵樹”“綠美校園”“百社組團助鎮村”等活動。如,工業園區黨工委發動轄區企業打造園區綠化帶綠美項目;團區委、區婦聯、區總工會、區僑聯等群團發揮組織優勢,聯合各街道謀劃志愿林、青年林、同心林、僑心林等24處特色“主題林”。

此外,今年龍湖區依托“千名干部聯千村進萬家”“雙報到雙服務”等工作機制,組織10個街道、77個村(涉農社區)和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對開展“鄉村綠化先鋒行”植樹主題黨日活動,動員全區黨員干部到掛鉤聯系的街道或村(涉農社區)開展植綠主題活動超110場次,參與3500多人次,種植苗木14000余株,多點聯動迅速掀起植綠新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