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龍湖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鄉村振興信息公開 > 鄉村振興政策法規
啥是扶貧產品,來自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就是扶貧產品嗎?扶貧產品有什么特質?又是按照什么程序認定呢?28日,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對此做出具體介紹。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負責人王大洋在28日國新辦舉辦的消費扶貧行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所謂的扶貧產品就是中西部貧困地區生產出來的具有帶貧、益貧效應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和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帶有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作用,生產的企業或者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在生產運營中建有健全的帶貧減貧的機制,這是扶貧產品的一個基本定義。
王大洋表示,之所以要把扶貧產品這個概念提出來,就是要讓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市場紅利最后能夠真正落到貧困地區的扶貧產業發展、貧困人口的增收脫貧上。
對于扶貧產品的認定流程,王大洋介紹,由企業或者合作社這樣的市場主體自愿提出申請,中西部地區有扶貧任務的縣級扶貧部門來認定。扶貧辦定期組織公示和發布,最后國家、省、市三級對扶貧產品的認定過程進行監管。
哪里可以認定扶貧產品?誰可以申請認定扶貧產品?王大洋表示,中西部22個省份當中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旗這樣的地方可以認定扶貧產品。這些地方有法人資格、有健全的帶貧減貧的機制的企業或者合作社可以提出申請。
他進一步解釋,之所以提出來有法人資格,是因為大量的交易行為要履行契約,單純的個人可能在履約時會形成障礙。
另外,中西部地區的縣級扶貧主管部門可以認定扶貧產品,扶貧產品認定出來以后,國務院扶貧辦會定期的在社會扶貧網上進行公示發布和動態調整。
此外,扶貧產品還要具備三要素。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補充道,扶貧產品有三要素,首先是安全合格產品,這是商品基本的要素。其次是承諾的價格是同規格、同品種、同質量的平均價格。“不能說是貧困地區生產的扶貧產品,就把價錢調得高高的,我是扶貧產品,必須買我的東西,這是不允許的。”
最后,扶貧產品必須有減貧帶貧機制。洪天云解釋稱,減貧帶貧機制說具體一點,有扶貧任務的縣扶貧主管部門有一套認定機制,這個產品的生產企業,比如合作社生產的產品,有沒有帶領貧困戶一起參加勞動、一起增收,這個企業在用工中有沒有明確的機制,占多大比例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在企業就業,這些通過核定以后才能確定是不是有減貧帶貧機制,最終把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才能認定是扶貧產品。
此外,扶貧商品也要接受監管。王大洋表示,國家、省、市三級扶貧部門對整個扶貧產品的認定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管,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和社會各類媒體來接受社會的監督和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