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區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2021年8月份,我被選派到龍湖區龍祥街道洋濱社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龍湖團區委、區財政局、區衛健局、區政數局、區婦聯聯合組建的駐街幫扶工作隊中的一員,我與工作隊同事們及洋濱社區廣大干群一道,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大局,以加強基層黨建、服務社區發展、服務基層群眾為根本目的,扎實工作,認真履職。
一、基本情況
洋濱社區位于龍祥街道東北側,距離街道辦事處約100米。相鄰自然村有如龍,泰龍,鷗上。(備注:位于汕頭市東北部,東至新津河西岸,西至嵩山路,南與如龍,泰龍相鄰,北與鷗上接壤)轄區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畝,村總戶數1056戶,總人口4067人,常住人口4400人,外出人口200人,居民代表50名。社區設黨委,現有黨員179名。“兩委”成員共7名,其中黨組織委員7名,居委會委員3名,交叉任職3名,書記、主任“一肩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3歲,其中文化程度為大專以上學歷的有4名。社區后備干部共4名,平均年齡34歲,其中文化程度為大專以上學歷的有3名,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2名。2021年度集體經濟年收入230萬元,居民年均收入12454元。社區辦公服務場所總面積600平方米。
二、工作情況
駐涉農社區以來,本人與工作隊及社區的同事們想百姓事、說百姓話、解百姓憂,對涉農社區里的五保戶、黨員戶和居民代表戶進行走訪,細致了解居民的實際困難,快速融入涉農社區集體,盡自己所能為群眾排憂解難。
與社區干部一起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加大對新冠疫苗普及的宣傳力度,人工入戶排查,耐心做好60歲以上老年人的思想工作,告知接種前有醫務人員為他們測量血壓、詢問病史等并做出是否適合接種的專業判斷,消除他們的接種疑惑。同時安排專車,免費接送老年人到疫苗集中接種點,并全程安排工作人員陪同指引,為老年群體接種新冠疫苗提供便利,做好服務,確保村內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都能“應接盡接”,全力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居民紀家亮于2021.1.22因交通事故車禍去世,老伴兒紀惠音在家沒職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大女兒紀冬詢36歲未出嫁,小女兒紀燕純33歲已婚有2個小孩在讀小學及幼兒園,沒有固定職業、固定收入,靠打臨工維持生活,經濟極度拮據。得知這一情況后,我與負責民政線條的社區黨委委員一起主動和中國人壽汕頭分公司溝通,了解了相關要求和流程,經過多方協商,隨后便同社區同事和中國人壽汕頭分公司工作人員一起,幫居民紀惠音爭取救助資金7458元解決燃眉之急。
我和同事們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編制規劃。針對該社區經濟基礎薄弱的問題,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完善三資交易,盤活集體資產。2021年以來,洋濱經聯社對社區涉及的兩宗到期集體倉庫、電房進行重新招標,涉及的資金350多萬元。
積極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一是洋濱園因房產權屬手續不完善導致其一直處于失管狀態,部分房產被村民占用,存在衛生、管理、安全隱患的問題,社區積極協調,與開發商重新簽訂補充協議,收回屬居委產權的房產。2021年10月12日居委張貼清退通知,并于11月對洋濱園所有占用進行清退,清運生活垃圾后,張貼封條,下一步將對洋濱園的房產擇優方案進行處置。二是對位于汕樟路北側(原電廠對面)隴仔尾涉及的17121平方米的被占用土地進行清拆,收回集體進行圍蔽,已完成初步招租方案,目前已上報上級相關部門審批。點點滴滴的變化,廣大居民看在眼中、記在心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責無旁貸,應該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帶領群眾發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