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鞏固提升脫貧質量,有效防止返貧致貧,龍湖區率全市之先,創新實施以全區建檔立卡戶醫療、教育、住房為主要內容的防返貧救助責任保險,通過六年來的實踐和完善,龍湖區探索構建以政府救助為主導,慈善救助為補充,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政社互動防貧保險共同體,通過保險防貧預警、返貧處置、脫貧保穩,不斷提升脫貧質量,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高質量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竿子”到底,應保盡保
針對脫貧戶因病、因災、因學三大致貧因素,龍湖區聚焦建立防返貧長效機制,多方聯動,筑牢返貧“攔水壩”,通過政府主導、保險公司專業運作的模式,逐年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防返貧責任救助保險項目,并在每一年重新簽訂協議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更新保險實施內容,在最初的“醫療、教育、住房安全保障”增加住院津貼、特殊門診、意外傷害、失業保險、困難救助等保險保障內容,為全區建檔立卡脫貧對象提供返貧風險保障。保險資金由區政府、區慈善總會共同負擔,目前共出資365.66萬元,其中區政府出資235.66萬元,區慈善總會出資130萬元。為確保政策的有效通過開展集中培訓、政策上墻、信息宣傳、公示公告等方式,組織街道、村干部開展培訓,對防貧保險的程序、標準進行詳細系統講解,同時將防貧保險政策采取口語化的方式進行簡要描述,納入《龍湖區防止返貧幫扶政策手冊》中,將手冊發放到戶,確保群眾的政策知曉率,不斷推動工作有效、有序開展?!胺镭毐!惫ぷ鏖_展以來已累計賠付276.98萬元,其中醫療方面賠付2453人次206.6萬元,住房安全保障方面賠付45戶45.38萬元,教育保障方面賠付57人25萬元。
“一攬子”幫扶,應扶盡扶
通過政府主導,多方機構參與,將保險公司一次性賠付和事后政策幫扶相結合,一旦參保對象出險,第一時間與保險公司聯動賠付,并跟進落實“一攬子”幫扶措施。一是成立由鄉村振興部門、保險公司、街道等人員組成的“防返貧救助保險服務小組”,實行專人責任制,負責保險標的所在地的出單承保、防災防損、查勘理賠等服務工作,優先處理該保險項目的各項賠案,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二是提供“95518”24小時電話服務熱線,隨時接聽解答客戶的保險咨詢與查詢,受理保險事故報案等事項。三是要求保險公司在接到報案后12小時內進行查勘、理賠工作。勘查工作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將勘察結果以《臺賬》形式逐級匯總后報送區農業農村局備案。同時簡化理賠手續,對于保險責任明確、損額確定的案件,在保險雙方達成賠償協議后,在7個工作日內直接對被保險人兌現賠付。四是采取重大案件預付賠款辦法,由保險公司協助處理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善后事宜,為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提供保障。通過利用保險這一商業杠桿,放大資金救助效應,有效節省了政府行政成本,提升精準救助效率,一個個真實案例溫暖人心彰顯防返貧成果。如新海街道83歲獨居老人謝伯房屋因突發火災,造成房屋頂部房梁及窗戶燒毀,老屋變得岌岌可危。在獲保險理賠1.4萬元的基礎上,由其侄子出資1千元完成房屋改造,欣喜地在修繕一新的房屋門前貼出一幅紅對聯,上書:“感謝政府一片心 新屋落成恩情深”,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如就讀深圳大學的小謝來自單親家庭,此時的他已經是深圳大學微納光電子學研究院的碩士研究生,弟弟也考上大學專科。防返貧保險項目持續發揮作用,小謝和弟弟均得到防返貧保險的教育補助金2.8萬元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及時為這個家庭解決燃眉之急,為大學生活和學習提供保障。如正在讀大學的謝某被查出患上了腦膠質瘤,需30萬元的治療費用,這對一個正在脫貧路上奮力拼搏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更是一擊重錘。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區各級有關部門迅速行動,用一張“政策網”托住這個本已脆弱的家庭。通過“防貧?!表椖?,保險公司第一時間啟動保險理賠手續,住院治療費用保險比例超過95%,大大減輕其家庭負擔,謝同學順利完成手術恢復健康。
“一盤棋”統籌,應助盡助
龍湖區強化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一盤棋”思想,實現“上下聯動、三級聯抓、全面幫扶”的工作格局。一是形成預警機制。當保障對象出現致返貧風險,在政府、社會等相關補助救助后,合規自付費用較高導致其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標準線,且達到致貧返貧風險線時,通過自主申報、篩查比對醫保、教育、民政等部門數據等方式,擬定保障對象并及時開展理賠工作。二是形成協作機制。由鄉村振興部門作為政策制定者和實施監督者;保險公司作為防貧保項目的風險承擔者和服務提供者;醫保、教育、民政、街道、村(社區)負責提供風險信息,各部門在防貧保險工作中加強溝通,積極聯系,做好人員之間的調配工作,實現數據共享,為加快入戶調查的速度,精準研判起到了積極作用,確保防貧保險工作順暢開展。三是形成長效機制。在對保障對象給予經濟補償的同時,創新“保障+扶持”體制機制,因戶施策,積極探索為保障對象安排幫扶措施和政策扶持。用好行業政策,聯系民政、教育、醫療、人社等部門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兜底救助、教育資助和醫療保障等救助,通過提供就業培訓、提供崗位信息等方式給予扶持,建立穩定防貧屏障。對易致貧返貧人群提供了切實的保障,在超過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時通過保險保障解決實際困難,提升困難群眾抗風險能力,降低了因病、因災、因學返貧的風險,筑牢了防返貧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