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來,龍湖區外砂街道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募集資金,扎實開展育才助學工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街道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育才助學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并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受助范圍進一步擴大,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作出了新的貢獻。據統計,截至2022年,累計發出獎學金、助學金690萬元;22年來獎學共606人、助學共4517人,合計5123人。近年來,街道認真執行國家相關資助政策,嚴格按要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困難認定,做到精準資助,切實保障建檔立卡脫貧戶、監測戶和困難家庭子女應助盡助,不漏一人。
一、以“精準”為綱守底線,摸清底數促規范
一是精準識別。街村認真摸排采集屬地戶籍建檔立卡脫貧戶、監測對象家庭以及孤兒、單親、低保和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或重度殘疾等無經濟能力出資供學的家庭子女就讀信息。二是精準比對。每學期都將摸排的學生信息與所在學校學籍數據進行比對,做到了學籍、資助、部門數據與脫貧戶及監測對象實際情況相一致,精準掌握資助學生信息。三是精準建檔。街村認真建檔,分別為有在讀學生的脫貧戶及監測對象建立家庭信息、就讀信息數據庫,并為學生建立信息卡,對其在校信息做跟蹤式動態化管理。
二、以“精細”為本出亮點,街村聯動提效能
一是精細宣傳。街村與駐街幫扶工作隊充分利用政策宣傳手冊、宣傳欄、條幅、網絡新聞媒體等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國家資助政策和街道育才助學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精細告知。及時告知脫貧戶、監測對象及無經濟能力出資供學家庭應享受的育才助學政策和獲得資助情況;及時告知駐街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各村可享受資助的學生家庭信息;及時告知本地戶籍異地就讀所在地學校相關學生脫貧戶及監測對象身份。三是精細獎助。資助分為助學和獎學兩種形式。對非建檔立卡脫貧戶家庭中的應屆本科生、應屆大專生、在學的高中生每人分別資助4000元、3000元、1500元。對建檔立卡脫貧戶家庭中的在校大學生、高中生、研究生每人分別資助5000元、2000元、6000元。對應屆考取國家“985”和“211”工程重點院校的本科生每人獎勵5000元;應屆考取華師附中、汕頭市金山中學本校的高中生每人獎勵2000元。近三年獎學共94人,助學共105人,共計69.85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脫貧戶家庭學生50多人。
三、以“精心”為輔創品牌,多方籌資強保障
育才助學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要靠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各有關單位的共同配合。街道通過動員大會、啟動儀式、現場會等群眾參與性強的活動籌集資金;通過組織優勢、內部挖潛、示范帶動、以點帶面發動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助學;通過倡導助人為樂新風尚,整合社會資源,引導企業、個私企業主結對助學;通過及早準備,及時匯報,積極爭取上級助學資金;通過廣泛宣傳,密切聯系,爭取發達地區的助學資金。據統計,截至2022年,累計共5592人次參與捐款,共計募集資金8899201元。
四、以“精密”為基固成果,規范管理保長效
為了促進育才助學工作科學、規范地開展,外砂街道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和辦法,使育才助學工作有章可循、按章辦事,形成一個長效工作機制,確保育才助學活動公開、公正、公平運行。一是精密管理專項資金。切實規范對專項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將助學資金納入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嚴肅工作程序,確保專款專用。二是精密完善困難學生庫。對困難學生庫進行動態管理,及早介入,準確、具體地掌握困難學生的成績、家境等情況,盡可能詳細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避免造成困難生遺漏登記及重復資助現象。三是精密開展引導教育。召開育才助學資金發放儀式,向受助生致以信函,教育受助生常懷感激之情,把社會的信任、把內心的感激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學好功課練好本領,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及時向資助人報告學習情況,不忘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