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潮劇的悠揚唱腔遇上青年的創意畫筆,當傳統臉譜碰撞現代審美,由新津街道團工委與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探潮拾遺”潮劇傳承突擊隊聯合打造的非遺活化行動,為夏夜的海納天地注入了別樣的文化活力。近日,“非遺傳承煥新彩 青春聚力助振興”潮劇臉譜手繪體驗暨青年夜校專場活動,以“表演+體驗”的創新形式,讓潮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春力量的賦能下,綻放出跨越時代的光彩。

活動前夕,現場播放《陳三五娘》等潮劇經典片段,悠揚唱腔提前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轄區眾多青少年及潮劇文化愛好者到場。活動伊始,主持人向在場青少年介紹道,潮劇作為嶺南文化瑰寶,當前面臨青年關注度不足的傳承挑戰,而本次活動正是以青年夜校為紐帶,探索非遺與青春的碰撞融合。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讓本土文化根脈在青年心中扎根,讓青春力量成為文化振興的鮮活注腳。
隨后,汕頭市廣東潮劇院二團優秀青年演員林嘉陽演唱經典潮劇《葫蘆廟》選段“一案激起千層浪”。作為自幼受潮劇文化熏陶的青年演員,他深耕傳統唱腔與身段,既傳承前輩藝術家的精髓,又以青年視角賦予經典新表達。當晚演唱的潮劇選段,既保留傳統潮劇“輕婉柔媚”的特質,又在節奏處理上融入現代審美,讓經典唱段更易被年輕觀眾接受。
清亮婉轉的唱腔與細膩傳神的演繹,不僅贏得滿堂喝彩,更讓在場參與者直觀感受到潮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不少青少年專注聆聽,眼中閃爍著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向往。

最令人期待的手繪體驗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突擊隊成員為在場參與者簡要講解潮劇臉譜的分類與特點。參與者被分為青少年組與青年組,在突擊隊成員的指導下,拿起畫筆為預勾輪廓的臉譜胚體上色。青少年組專注于傳統色彩的填充,一筆一畫復刻經典;青年組則大膽突破,將二次元元素融入臉譜創作。現場設置的色彩參考區與材料補給站,讓創作過程流暢有序,一個小時的沉浸式體驗,一張張空白胚體逐漸變身成兼具傳統韻味與青春氣息的藝術品。最后,由街道文化骨干與突擊隊成員組成的評委團,從傳承度、色彩運用與創意表達三個維度評選出獲獎作品。“最佳傳承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創意獎”的揭曉,讓參與者收獲了成就感與認同感。


新津街道團工委表示,潮劇是潮汕文化的鮮活載體,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如何讓青年群體主動走近、深入理解這門傳統藝術,是文化傳承的關鍵課題。希望借這次活動為青年接觸、了解傳統文化創造機會,讓更多年輕人與本土非遺拉近距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探潮拾遺”潮劇傳承突擊隊作為深耕潮劇文化研究與傳播的高校力量,恰好為校地協同活化非遺提供了專業支撐——雙方的攜手,既是對“非遺保護傳承”號召的積極響應,也是落實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校地對接工作的生動實踐。
接下來,新津街道團工委將持續推進青年夜校建設,把其打造為凝聚青年力量、服務青年發展的重要陣地,為青年群體提供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培訓,搭建青年社交交流平臺,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增強社區青年的獲得感與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