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弘揚公益慈善文化,引導青少年知善、向善、行善、揚善,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我國第九個“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區教育局聯合區慈善總會在全區中小學開展“崇德向善依法向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動員廣大師生參與中華慈善總會主辦的“第二屆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共建幸福家園活動,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慈善主題教育活動,營造“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助力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
8月29日上午,龍湖區“崇德向善 依法向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培訓會在龍泰小學舉行。龍湖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澤波同志,龍湖區慈善總會會長高義隆同志和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玲同志、區慈善總會、區教育局有關領導及有關股室負責同志,全區中小學校長和專項工作負責人員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與會領導共同為龍湖區“崇德向善依法向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按下啟動鍵,點亮慈善明燈,共譜慈善新篇。區慈善總會高義隆會長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當前,龍湖區正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接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加速提力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民生實事見成效。開展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就是以小切口體現大民生的一件民生項目。希望通過“互聯網+慈善”的創新模式,線上線下同時發力、點面結合全面推開,引導廣大師生和家長攜手做慈善,傳播真善美,賦能鄉村振興,助推“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區教育局主要領導在講話中指出,“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學校要將慈善文化教育與學校德育、校園文化、家庭教育、課外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打造校園“慈”場,以善養德,以德樹人,潛移默化地幫助青少年學生從小樹立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的精神品格,養成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參與慈善行為的良好生活方式,并帶動父母親人共同關注慈善,支持慈善,從“日行一善”到“時時行善”,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美德。

啟動儀式后,龍湖區慈善總會項目部王丹琳主任結合我區慈善工作實際,就依法依規做好慈善募捐活動對全區中小學校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王主任詳細介紹了“幸福家園”工程和“第二屆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活動的背景、目標、立項類型、募捐形式等內容,并結合籌款階段和執行階段的具體操作進行培訓,確保此次募捐活動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龍湖區教育局將深化龍湖區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將慈善理念的教育和培養作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德育滲透的重要內容,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進一步創新“育善”形式,打造“育善”隊伍,拓寬“育善”途徑,讓善真正扎根于龍湖學子心中,厚植到校園、生活的每個細節,形成“生生有善念,家家有善識,人人有善行”的良好道德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