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地處榕江、韓江下游三角洲沖積平原的出海口,大部分地域近幾百年來才露出海面。宋代,今外砂、大衙、鷗汀一帶已出現村落。明末清初,今新津、珠池、龍湖一帶形成陸地。清中期,潮汕人口激增時龍湖區才逐漸被開發,到民國時,基本形成現在的村落格局。新中國成立后,龍湖地域繼續開發荒地并少量填海造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置縣之前,龍湖分屬海陽、揭陽、潮陽管轄,澄海置縣后,龍湖大部分為澄海縣所轄,小部分(媽嶼島)為潮陽縣轄地。新中國成立后,龍湖、珠池、新津、鷗汀等地域由汕頭市郊區金砂區管轄。1984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擴大范圍,其中的龍湖區片面積22.6平方千米,范圍包括龍湖、廣興、辛厝寮、陳厝合、內充公、外充公等6個鄉和媽嶼村,以及金砂區、郊區和澄海縣的部分土地。199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再次擴大范圍時,以特區龍湖片為基礎,劃入郊區的下蓬鎮組建龍湖區。1996年10月,撤銷下蓬鎮建制,設置鷗汀、龍祥2個街道辦事處。2003年3月,澄海市的外砂、新溪2個鎮劃歸龍湖區管轄。調整區域后的龍湖區轄珠池、金霞、新津、龍祥、鷗汀5個街道和外砂、新溪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地為龍湖北路1號。2014年,完成東海岸新城圍海造地工程,形成陸域面積20平方千米(包括新津片區、新溪片區、塔崗圍片區)和海堤約24千米。2019年,外砂、新溪啟動并完成撤鎮設街 道工作。2019年11月,市政府正式批復,同意外砂、新溪、珠池街道分拆并新設置龍華、新海、龍騰街道,街道總數增至10個。2020年1月,新設街道集中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