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嶼島、方特藍水星等A級景區游人如織;東海岸、大興村、萬里碧道等旅游熱點人氣“爆表”,旦家園竹筍宴、珠江路美食街引得老饕們大快朵頤,酒店旅館入住率持續走高。

繼春節假期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后,這個“五一”,龍湖區文旅再次多點“開花”,呈現出全面復蘇、全面繁榮景象。節日期間多場大型文化文藝演出共吸引觀眾超53萬人次,方特藍水星、媽嶼島等熱門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同比上升92%,遠超2019年同期水平。
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輔相成、比翼齊飛。龍湖區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始終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起點推動,深挖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扎實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使文旅熱點持續“火出圈”,全力打造龍湖文旅體融合發展新標桿。

今年5月19日是第十三個“中國旅游日”,由龍湖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旅體局承辦的“潮彩龍湖 多元綻放”暨首屆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翰苑會堂舉行。龍湖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林典發在會上表示,近年來,龍湖區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依托內海灣優質資源、精品文體項目、特色民風民俗和紅色歷史資源等優勢,推動各街道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充分展現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希望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弘揚潮汕文化,擦亮龍湖的旅游品牌,擴大龍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文化味 觸摸人文之美
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傳統文化、華僑文化、特區文化等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文化游,儼然成為推動龍湖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加速器”。



首屆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一段氣勢澎湃的鼓樂表演中拉開序幕。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絡上火爆出“圈”的潮汕英歌舞也現身此次開幕式,陣容龐大、場面壯觀,讓市民游客能夠近距離感受英歌舞的豪邁與恢弘,感受潮汕人民在家鄉這片熱土深耕不息的奮斗精神。

同時,在展示區域,潮汕牛肉丸、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潮劇盔頭、剪紙等非遺作品滿目琳瑯,更有多位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坐鎮”,帶領游客體驗手工制作的魅力,近距離感知非遺文化之美。
揚潮韻 拓展海內外朋友圈
潮汕地區是海內外著名僑鄉,素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之稱。據了解,龍湖區通過整合現有9家市級和26家區級“僑胞之家”以及全國優秀“僑胞之家”外砂街道蓬中村等資源優勢,以“僑”為橋,不斷拓展海內外朋友圈。

會上播放了世界各地僑領為首屆龍湖文化旅游節代言的視頻以及鶴崗市綏濱縣旅游推介視頻。據介紹,2017年,汕頭市與鶴崗市結成對口合作城市,龍湖區不斷加強與鶴崗市綏濱縣對接聯系,加深兩地經貿往來,共謀發展。
第九屆國際潮商大會主席、哈爾濱市廣東潮汕商會會長鄭楚成表示,作為推動鶴崗市與汕頭市商貿往來合作交流的參與者,能夠深切感受到龍湖區委、區政府對于發展兩地經貿往來的誠意和信心,希望能夠以“僑”為媒,深化兩地溝通協作,推動多領域、多層次的文旅合作,講好龍湖高質量發展故事。
謀創新 孕育文旅新熱點
在旦家園親身感受農耕文化、在媽嶼島感受最美日落、漫步東海岸觀光路、參觀古塔騰輝塔......“五一”期間,龍湖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各旅游景點人氣十足,這僅僅是龍湖文旅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今的游客已經不再簡單地滿足于觀光游樂,而是更加追求個性化、深層次、高品質的出行。近年來,龍湖區堅持以文化賦能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深挖全區紅色資源、鄉村文化、歷史根脈等,建設“一橫一縱”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營造文化特色鮮明的都市休閑、魅力鄉村旅游新亮點,充分展現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開幕式上,以“潮彩龍湖 多元綻放”為題,龍湖區正式發布文旅地圖,涵蓋四條精品旅游路線推薦、重要景區景點語音圖文簡介、關鍵詞搜索相關定位、定位導航等功能,將全區一系列“網紅”文旅打卡點串珠成鏈,助推龍湖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據悉,此次發布的精品旅游線路共分為鄉村之旅、古寨之旅、休閑之旅、文化之旅,集合了媽嶼島、十一合藝術村、騰輝塔、萬里碧道、旦家園、兒童公園、東海岸公園、蓬沙書院、升騰廣場等精品景點,市民游客沿途可深度體驗活力龍湖、文化古韻和浪漫濱海。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局長洪東成表示,龍湖區旅游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文旅節期間還將舉辦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動,挖掘文化資源、文化符號、文化故事,全力打造龍湖全域旅游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