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成崇文公園、周厝塭文化公園、幸福公園、如龍革命樹廣場等民生項目后,汕頭市龍湖區龍祥街道再為轄區“上新”一座生態文化公園,讓大美“龍湖綠”圍繞在市民身邊。12月31日上午,龍祥街道舉行東池公園開園暨東廈北路通車儀式,在新年來臨之際向市民送上一份民生禮包。


龍祥街道東池片區曾是一片土壤肥沃、水草茂盛的農用地,后因各種原因,水源被阻隔、片區水體質量下降,且農業生產受到影響,還出現盲流窩棚、養殖棚等違章搭建物,水體污染較重,當地群眾反映強烈。
近年來,龍祥街道以汕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在突破重重拆違阻力和遺留問題的基礎上,對東池片區2萬多平方米、120處違建物進行全面清拆,同時優化東廈路東延項目景觀及道路通行條件,方便周邊市民出行。


2019年,街道積極籌措資金,對該片區實施涵蓋場地平整、池體清淤、溝渠整治、截污、水體凈化等內容的整治工程及園林景觀配套工程,建成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的東池公園,設有觀景平臺、水上棧道、拱橋、歷史體驗景墻等景觀,并配套有健身娛樂等設施,讓昔日的臟亂差片區變身為生態文化公園。
記者在東池公園看到,公園擁有大片水域,水清岸綠成為公園的特色亮點。據介紹,園區水岸體現生活、文化、生態三個主題,不僅與周邊城市功能形成呼應,三條水岸之間亦相互穿插滲透,同時引進多品種花卉綠植進行大面積種植,令水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由于緊鄰城市道路,東池公園與城市功能區塊無縫接壤形成自然紐帶,既自成一體遠離喧囂,又融入城市滿足市民戶外活動需求,成為城市空間中的一張綠色生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