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花迎笑靨 暖心喚童心——鄭秋敏教師跟崗日記
教師簡介:鄭秋敏,汕頭市龍湖區周厝塭小學教師,現任深圳市坪山區金田小學三年級、五年級美術教師,三年級道法教師,兼任五年級5班班主任。
春風吹拂萬物生,正是揚帆奮進時。在這美好的春日,我踏上了前往深圳市坪山區金田小學跟崗交流的新征程,開始為期半載的跟崗學習之旅。漫漫學習路,我愿做一顆種子,“向下扎根”汲取養分,“向上生長”滋養學生。
坪山區,是深圳東部文化的燈塔,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淀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坐落于此的金田小學是由原先的金沙和沙田兩所小學合并而成,得名“金田”,學校秉承“師生共同成長”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精致化教育”,追求教育的深度與質量。已成為坪山區璀璨的教育明珠。
金田小學正門
一、心心相偕,攜手新篇
初到學校,我便迎來了班主任這一新角色。盡管這一角色責任重大、任務繁多,但我視之為自我提升的寶貴機會,決心全力以赴。面對挑戰,我充滿信心,也滿懷期待。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幫助我們初到深圳的教師能以放松的狀態適應新環境,坪山區教育局精心安排了婦女節的活動。我深刻感受到坪山區教育局的特別關懷以及金田小學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團隊都以開放的心態和互助的精神,共同營造一個昂揚向上的思想文化環境,這些都讓我得以迅速融入這個充滿溫情的集體。
參加坪山區教育局舉辦的婦女節主題活動
二、墻花矗立,盡展芳華
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賴奕文校長一直有他獨到的見解,并顯露出他精益求精的追求。當得知我的專業背景是藝術設計后,便希望我能夠幫助解決長期困擾他的學校藝術展覽墻設計的難題,我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接受了任務。我以校園文化為基礎,從安全性與可持續性角度進行設計。經過精心設計,最終的方案獲得了校長的肯定,并且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得到了應用。藝術展覽墻矗立在校園內,無時不刻都展示著學生們的創造和才華,也展現著學校的風采。在這段短暫的跟崗學習期間,能夠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并對校長給予我的信任和肯定深表感激。
負責設計的展覽墻在藝術節中的應用
三、誠摯交流,暢暢和風
最美四月天,伴著和煦的春風,全體教師在賴奕文校長的引領下齊聚在金田小學的最美課堂,我聆聽了金田小學的教學質量分析會、每周的推門課以及科組與校性的公開課聽評。不僅增強了教師“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的意識,還對“雙減”政策的落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種對教育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深受感染,激勵著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達成深度教研、精準施教,使課堂更加高效,使學生學有所獲。
學校聽評課照片
四、知心暖心,笑靨如花
學而后知不足,悟而方能進取,在擔任班主任一職上,我努力成為同學們的知心人、暖心人,學會了如何激勵和引導學生在各類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才華。看著他們的如花笑靨,我倍感欣慰,各項活動不僅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更點燃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在教學方面,我認識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至關重要,鼓勵學生跳出傳統思維的框架,敢于嘗試和創新。我倡導使用廢舊物品進行藝術創作,以培養環保意識和想象力。我還精心策劃學生作品的展覽,為學生們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相信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視角和創造力。我的職責,便是幫助他們發現并展現這些天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鄭老師所帶班級的班級榮譽及文化建設
鄭老師的美術課堂
五、聽講求知,學思見悟
在參與學校常規的教研活動之余,我有幸多次參與校外的學術盛宴。其中,館校合作的創新模式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啟發。我深刻認識到,美術教育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室的四壁之內,還應當拓展到更為廣闊的社會文化領域中去,通過與各類文化機構的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且真實的文化學習平臺,讓他們在沉浸式的文化環境中進行學習和探索。這樣的教育模式,無疑能夠更有效地點燃學生的熱情,挖掘并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
這趟跟崗學習之旅,深化了我對教育的理解。感謝坪山區、龍湖區兩地教育系統給予的學習機會,以及金田小學的領導和老師們的慷慨分享和悉心關懷,我將帶著在金田小學學到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感悟回到周厝塭小學,繼續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種希望,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智慧的光芒照亮更多的心靈,培養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創造力的未來之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龍湖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