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結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試點實踐經驗的推廣和交流,10月31日,“廣東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汕頭市龍湖區)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項目”結項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龍湖區教師發展中心舉行。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鄭福明,廣東省汕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朱玲,廣東省公安廳幼兒園園長史力玲,龍湖區政協副主席李岱玲,龍湖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喆,龍湖區教師發展中心的班子成員、小學教研室和學前教研室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各結對園校的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自2021年8月立項以來,龍湖區各試點園、校和全區178所幼兒園、77所小學持續推進教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破解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難題,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初步打造出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和借鑒意義的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龍湖樣本”。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鄭福明對龍湖區幼小銜接實踐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龍湖區幼小銜接“三聯”工作機制、幼小銜接區域推進的有效策略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期望龍湖區能夠對學前教育改革的實踐經驗進一步總結和提煉,構建一套具有推廣價值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體系,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參照和范例。

龍湖區教育局副局長林喆在活動中講話,林喆用三個“同”概括了龍湖區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的先進經驗。一是目標同向,整體規劃部署,構建聯通工作機制,建立聯合教研、園校結對等機制。二是幼小同行,加強學段統籌,利用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構建聯合教研機制。三是家校同心,盤活多方資源,構建聯動共育機制,推動幼兒園、小學兩個學段自然融合、順利銜接。

龍湖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錚淮從實驗區建設成果、項目建設整體成效、項目研究展望等方面作龍湖區幼小銜接項目結項工作匯報。通過近三年的探索實踐,龍湖區依托“區教師發展中心—項目教研組—教育集團—園(校)教研組”四維一體區域教研工作鏈,以項目試點園、校為重點研究基地,試點園開展以游戲化、體驗式、探究式為主的系列活動,在“積極準備”中凝聚推力;試點校調整一年級的課程教學及管理方式,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開展優化作業設計研究,在“主動適應”中形成拉力,確保從“幼”生活到“小”時代的自然過渡,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并構建“1+1+N"城鄉學前教育共同體模式,逐步形成項目資源包,將幼小科學銜接的“龍湖樣本”逐步輻射推廣。

與會人員還參觀了龍湖區幼小科學銜接項目成果展。精彩的現場講解、豐富的案例集、充滿童趣的手工作品,充分呈現出龍湖區在各校園在推進幼小協同、科學銜接中構建的教育智慧新生態。有關專家還走進汕頭市龍湖區金陽小學、汕頭經濟特區中心幼兒園,沉浸體驗幼小銜接活動課。



幼小立于研,銜接興于踐。項目的推進匯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為項目的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我區將繼續深化幼小銜接工作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完善和優化相關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推動區域幼小銜接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和影響,助力廣東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龍湖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