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階段來,全市紀檢監察系統以“百千萬工程”監督為抓手,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增進民生福祉。各鎮(街道)紀(工)委把群眾“愿望清單”作為“監督清單”,千方百計辦好“一鎮街一實事”,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本期一線鏡頭聚焦龍湖區人居環境整治監督新成效,走進新海街道、龍華街道看一看……
從“臭水溝”到“清水渠” 治水攻堅還清流 “之前這里的水溝又黑又臭,一到夏天就散發臭味,沒有人敢靠近?!碧岬街暗木硾r,住在附近的謝大媽直搖頭。新海街道地處外砂河、新津河下游,溝渠水道水質較差,動態漂浮物較多,部分溝渠水體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溝渠淤堵和水質較差一直是務農村民“煩心事”。 針對這一急難愁盼問題,街道紀工委將“推動清淤疏通固溝堤、除污凈水惠民生”作為“一鎮街一實事”深入謀劃推進,就該問題開展實地督查,收集資料并深入剖析,牽頭街道農業水利部門制訂水體整治方案并督促推動相關工作。 據了解,此次清淤治理主要包括西線灌溝、六十畝灌溝、十一合線灌溝、塢溝線排溝、東線灌溝等5條溝渠的匯集及轉角處、涵閘口。同時,為了逐步提升溝渠水質,還出動機械和人工清理打撈溝渠漂浮物。街道紀工委全程跟進監督,多次到十一合村、西南村、六份村溝渠沿線進行督查,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進行抽查監督。在多方合力推動下,目前清淤工作已完成,清淤量達2724立方米。 新海街道清淤疏通溝渠前后對比圖 如何做好清淤疏通的“后半篇文章”?街道紀工委將監督“探頭”瞄準溝渠維護管養,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加強溝渠維護管養,通過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西線灌溝及連接支線溝的清理整治加固工作。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已投入60余萬元建成1座倒吸虹,實現西線灌溝與支線溝交叉不交匯,灌排互不影響,確保水質可控和灌排功能獨立運行。 “經過一系列溝渠維護管養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西線灌溝及連接支線溝的綜合灌排功能,加強水路循環,改善渠道水質,提高排澇能力。”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表示。 “完全不一樣了!”謝大媽笑著說,“現在水變清了,溝渠不堵了,也沒異味了,有更多的人愿意來堤邊散步啦!” 從“蜘蛛網”到“風景線” 空中“頑疾”得破解 “以前電線、網線像蜘蛛網一樣纏在頭頂,不僅看著亂,刮風下雨還擔心掉下來。現在好了,電線桿整齊了,天空敞亮了,電壓也穩了!”南社村村民指著煥然一新的村道上空,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南社村“一戶一表”電表改造和“三線”整治項目,是龍華街道紀工委“一鎮街一實事”核心任務。紀工委在“百千萬工程”監督工作中發現,南社村供電線路過長、電力負載過重,村民用電存在“低電壓”問題,村內部分電箱表線路老化,空中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雜亂,影響用電安全和村容村貌,村民對此反映熱烈。 “既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爭取村民配合,又要加強統籌協調,和供電、通信運營商等有關單位達成深度協同。”階段來,街道紀工委突出“既監督又出戰”,實地監督檢查28次,發現并推動問題整改58個,一方面,持續強化調研走訪、監督檢查、工作調度,督促村黨委細致做好群眾工作,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印發公開信、組建“文明創建先鋒隊”入戶宣傳等方式,贏得117戶村民的理解與支持,為工程施工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推動街道創建辦等部門協調外砂供電所及多家通信運營商,在規劃、施工、資源上深度協同,打破以往各自為政的局面。 如今,該項目已為300余戶村民免費更換新電表,6臺新變壓器安裝到位,片區末端電壓合格率躍升至100%,根治了“低電壓”頑疾;拆除7橫2縱巷道私拉亂接的無序網線約6000米、廢舊線桿10根,對保留的線纜進行入管、貼墻、捆扎的規范化整治,徹底更換老舊供電線路約5000米,統一安裝標準化“四網合一”總箱6個。


南社村“三線”整治前后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