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綠美汕頭生態建設,近年來,外砂司法所積極開展植樹護綠,文明創建、法治宣傳等活動,發動群眾、志愿者等積極投身綠美生態建設,以實際行動為綠美汕頭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一、聚焦植綠捐綠,真抓實干勾畫綠美新顏
在植樹節、勞動節等重點節日前后,外砂司法所組織工作人員到五香溪村、東溪村、李厝村、富砂村等多個村,與村民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工作人員攜帶樹苗、鐵鍬等工具,在空曠地、荒地、道路兩旁等地進行種植。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棵棵樹苗在泥土中生根發芽,為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增添了一片綠意。同時,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認捐認種樹苗,并主動承擔起樹苗的養護責任,定期澆水、施肥、修剪,確保樹苗茁壯成長。通過認捐認種,工作人員將綠色生態理念內化為實際行動,身體力行地為美化家園貢獻力量。
二、聚焦全民護綠,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外砂司法所著力做好群眾身邊事,以“服務+生態綠色環保”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推進全民護綠。一方面積極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強各掛鉤村巷道、衛生死角的清潔工作,清除公路沿線垃圾,整治路邊違規堆積物,同時加強掛鉤村水體打撈工作,切實消除鄉村“臟、亂、差”現象,努力守護干凈整潔的鄉村環境;一方面積極推進“四小園”建設。用好空地資源,在清理出的空地上植樹綠化,種植具有當地特色的花草樹木,打造“家門口”的花園,為群眾營造綠色、幸福家園。
三、聚焦法治創綠,厚植生態文明發展理念
一是加強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重點人員的管理教育。開展集中教育,對生態違法犯罪行為、治安管理犯罪進行重點強調,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用好入戶走訪,充分把握管理人員現狀,進行重點教育與思想改造;同時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題的公益勞動,組織社區矯正人員外砂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勞動,以勞動促改造,強化社區服刑人員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觀和綠色生態觀。二是積極開展生態環保普法宣傳活動。將《環境保護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等重點法律法規與宣傳條例送進企業、進校園、進鄉村。督促企業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依法生產、減少違法,促進青少年與轄區群眾與法同行,用宣傳牢固樹立群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法治凝聚起保護生態環境,助力綠美汕頭生態建設的共識與合力。
今年以來,外砂司法所共認捐樹苗13棵,參與街道集體種樹活動5場次,種下樹苗約40棵,開展生態環境普法宣傳2場次,開展管理對象環境衛生大整治勞動1場次。這些數字背后,凝結著司法所全體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展現基層政法單位的實干擔當,為打造美麗宜居的綠美龍湖作出了積極貢獻。未來,外砂司法所將繼續深入開展綠色生態行動,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助力“百千萬工程”, 高質量推進綠美汕頭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生態理念深入人心。




(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參與街道植樹造綠行動)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