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不斷擴大覆蓋范圍,提升服務質量。龍湖區法援處多措并舉為民辦實事,創建出了一套法律援助的“龍湖模式”,不斷推進龍湖區域法治治理現代化。近兩年來,龍湖區法律援助處共受理法援案件5000多宗,其中提供法律幫助3800多宗,提供法律咨詢1800多人次,開展法律宣傳24場次。該處曾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的稱號,龍湖區法援處的法律援助新模式2021年被汕頭市評為法治保障與協同共治優秀案例。
一、編織多元化法律援助網,擴大法援服務覆蓋面
龍湖區積極推動法律援助服務平臺建設,形成縱向以區法律援助處為樞紐,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為支點、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系點為輔助的工作網絡,橫向延伸在婦聯,殘聯,法院,檢察院,勞動仲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等困難群眾相對集中的部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根據實際情況推進法律援助志愿律師進駐工作站現場值班,更好地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形成“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讓更多需要獲得法律援助的群眾就近就便獲得法律援助服務,全面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百千萬工程”。如在汕頭市某小區2019年火災事故的10個業主法律援助一案中。雖然公安機關和街道辦事處與業主多年多次進行座談磋商,但始終無法就火災賠償事宜協商一致,業主5年多來不斷到市、區信訪部門上訪。該案2024年通過街道法援工作站初審、區法律援助處審批方式受理后有效緩解了信訪難題,使得多年的信訪積案通過法治渠道解決,維護轄區社會穩定。

二、著力開展法援宣傳,擴大法援社會影響力
龍湖區法律援助處把法律援助納入相關專題宣傳活動,在進城務工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廣泛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活動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單位活動,利用電子顯示屏、服務窗口摸屏、公交移動電視屏等推進法律援助知識,推進法律援助宣傳廣泛覆蓋社會公共場所;充分發揮傳統新聞媒體與現代傳播平臺的優勢,通過圖片、視頻、動漫等形式,組織開展鮮活生動的網上宣傳,切實增強法律援助宣傳實效和感染力,進一步發揮法律援助在區域法治治理現代化中的普法作用;建立法律援助宣傳品牌,如龍湖區法律援助處打造“不忘初心應援盡援”法律援助宣傳品牌,配套制定“不忘初心應援盡援”宣傳袋、宣傳雨傘,打造龍湖法援優質高效便民品牌。

三、應援優援,打造親民惠民特色品牌
龍湖區法援處聚集老年人、婦女、殘疾人、未成年人、農民工等群體法律援助需求,常態化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動,推動實施“春暖農民工”“法援護苗”“鄉村振興法治同行”“結對關愛”等行動,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均等惠普的

法律援助服務,有效擴大法律援助惠民生影響力。近期,司法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動”的通知》,提出法律援助服務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的目標和具體措施,幫助勞動者順心生活、安心工作,這是對接勞動者需求,為勞動者量身定制的品牌項目;如針對僑胞僑屬可探索設立“僑胞僑屬法律服務專席”,安排熟悉胞務政策的律師,為來訪的僑胞僑屬提供法律咨詢,降低僑胞僑屬申請法律援助門檻,開通僑胞僑屬法律援助色通道,切實維護僑胞僑屬的合法權益,打通為僑服務“最后一公里”。針對不同需求的群體打造特色法律援助品牌,及時響應群眾法律援助需求,主動開展法律體檢、全面了解、及時處理群眾法律服務需求。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法律服務平臺,及時為有需要的群眾解答法律問題,前移法律援助服務站點,為受援群眾提供智能服務。優化法律援助流程,進一步暢通“綠色通道”,提供通辦幫辦服務、加強異地協作,降低受援人維權成本。提供精準法律援助服務,抓住歲末年初等重要事件節點,結合實際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等。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