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龍湖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專題專欄 > 龍湖普法 > 以案釋法
【案情簡介】2021年3月,龍湖法院民事審判庭受理了一起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特別程序案件。案件所涉被監護人柯某在2008年5月因精神病被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后一直由其父親柯某坤擔任監護人,并于2009年11月辦理了殘疾人證。監護人柯某坤已是七十歲年齡,且有腦萎縮的癥狀,無法再履行對柯某的監護職責。柯某的女兒賴某現已成年,故向法院訴請變更監護人為賴某。
【調查與處理】考慮到本案系適用特別程序案件,案件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屬于老齡有疾病的情況,行動不便,案件承辦法官難當事人所難,主動和書記員上門了解當事人家庭現狀。同時,認真審查案件事實和相關證據材料,及時依法作出判決。為保護殘疾人的合法利益, 2021年4月8日下午,法官和書記員專程到當事人所在地,將允許變更監護人的判決書交到原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手中,幫助各方當事人辦理了監護的交接手續,實現對被監護人無縫對接監護。
【法律分析】柯某被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后,其父親柯某坤作為其監護人,現年齡已高且有腦萎縮癥狀,不宜再作為柯某的監護人,且柯某坤也同意變更監護人為申請人賴某,申請人賴某作為柯某的女兒,現已經成年,可以作為其母親的監護人,因此,申請人申請變更為柯某的監護人,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的規定,龍湖法院判決柯某的監護人變更為賴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典型意義】一、龍湖法院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契機,注重收集、整理民法典實施以來的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做到以案普法、以生動的案例、鮮活的語言,傳播民法典知識,講述民法典故事,闡釋民法典精神;加強裁判文書說理和判后答疑,在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爭議焦點充分說理,深入解讀法律;在文書中附錄援引法條,在裁判環節向訴訟參與人和社會大眾宣講法律、解讀立法本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二、龍湖法院在貫徹實施民法典過程中,繼續深入社區,對涉及老弱病殘、孤寡老人、特困戶以及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案件,依法實施緩、減、免等措施,啟動訴訟服務“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司法陽光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