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汕頭市龍湖區文聯和區文廣旅體局指導,龍湖區作家協會和龍湖區圖書館聯合主辦的“品讀好詩文 分享好家風——鄭列勤《犁鏵集》誦讀分享活動”,于6月18日下午在龍泰小學成功舉辦。來自市、區婦聯,市文廣旅體局,區文聯,汕頭嶺海詩社等各級領導嘉賓以及眾多文友、家庭代表共一百多人參加活動。整個會場勝友如云,座無虛席。



汕頭大學原黨委書記黃贊發先生在會上發言,對鄭列勤及其《犁鏵集》給予“名如其人,人如其相”的高度評價。

龍湖區文聯金勝主席在發言中盛贊鄭列勤張碧珊兩位老師詩文書畫的藝術造詣,說從他倆的身和影,看到心靈的陪伴。

本次誦讀活動分為“教子有方、家國情懷、詩情繾綣、琴瑟和鳴、文雅家風”五個章節,圍繞“好家風”這一主題進行。誦讀者聲情并茂的演繹,豐富了詩文的感情色彩,感動著現場的觀眾,博得陣陣掌聲。特別是作者夫人張碧珊老師用平實感人的語言講述《給兒子的一封信》寫作的緣由和為兒子兒媳婚慶創作藏頭詩及《雙駿圖》的故事,詮釋了好家風的內涵,感動著在場的觀眾。而鄭列勤張碧珊夫妻雙雙登臺演繹對句和詩詞,讓在場者無不翹指稱贊“夫唱婦隨,琴瑟和鳴”,深深感受到文雅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是如何精心營造的,優良的家教家風是如何培樹并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從而引發了大家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深入思考。



活動中,鄭列勤老師向有關單位贈送《犁鏵集》新書和名句名聯書法作品,汕頭嶺海詩社社長鄭鴻奇先生、《詩詞月刊》汕頭工作站黃建明站長等詩友登臺贈送賀詩及墨寶,各地詩友紛紛發來賀詩賀詞,盛贊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主題突出,形式新穎,整個現場彌漫著濃濃的詩情畫意,又充滿書香墨韻,既給觀者以享受,以啟迪,以共鳴,讓與會者均感收獲滿滿。

何京蘭、朱慶洪夫婦的朗讀,聲情并茂,把鄭列勤、張碧珊夫婦《給兒子的一封信》演繹得真情感人;陳沐煣、羅嘉蕊、陳恩琦、馬銘真四位小朋友天真浪漫的誦讀,把鄭老師幾首體現家國情懷的現代詩意蘊演繹得繪聲繪色,讓觀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陳潔玉則把鄭老師、張老師一家的《中秋夜即興實錄》講述得入情入境,詩意盎然。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余林倩富有魅力的話語、精煉恰切的串詞和磁性十足的音質,更是讓本次活動增色不少。





龍湖區作家協會供稿
《犁鏵集》及作者簡介
《犁鏵集》是鄭列勤老師辛勤耕耘,用心血寫成的詩、文、書、聯作品集。全書分為:教研求真、歌文揚善、詩林漫步、墨海泛舟、聯苑采英、藝壇隨筆六個部分,匯集作者創作的詩詞、對聯、文章、書法等四百多件作品,反映作者濃郁的教育情懷,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正能量,抒發作者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該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彩色印刷,圖文并茂,非常精美。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在編入鄭老師教壇耕耘、感悟人生的詩、文、書、聯的同時,還編入鄭老師的夫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張碧珊老師精美的畫作,使這部書增色生輝,異彩紛呈。

作者:鄭列勤,1961年生,汕頭市龍湖區教研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楹聯學會會員,汕頭嶺海詩社理事,龍湖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龍湖區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中華《詩詞月刊》汕頭工作站副站長。
繪畫師:張碧珊,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楹聯學會會員,北京工貿技師學院客座教授。
鄭列勤張碧珊家庭取得的榮譽:廣東省“十大優秀書香之家”;“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并代表廣東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人頒獎;汕頭市“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好家風”提名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