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詩人,我們總是先想起課本里的“標準答案”。
狂放的“詩仙”李白、山水“詩佛”王維、婉約派女詞人李清照……初識他們,是學習他們的詩句,字里行間,留下深刻的情愫,讀來總覺余味綿長。
可課本里的只言片語,哪能裝下他們完整的人生?愛恨嗔癡、悲歡冷暖,每一句被反復誦讀的詩句背后,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有血有肉的生命體驗。
不只有“愁緒”,李清照還是個“酒癡”
課本里的李清照,好像永遠和“愁”綁在一起,有著“凄凄慘慘戚戚”的孤寂,殊不知她還是個“喝酒”狂熱愛好者。 李清照有多愛喝酒呢?她的作品里,一大半都與喝酒有關。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輕快到“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的愁緒,在李清照顛沛的一生里,無論悲喜,酒都是她不可或缺的“伴侶”,一壺濁酒,伴她走過歲歲與朝朝。 《李清照傳》

書籍簡介
她是寫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風流才女,是吟誦“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愛國志士……如果說宋詞之美在于其婉約悠揚,那么李清照就是宋詞的靈魂。她的一生就像一首凄美的宋詞,讀之使人感嘆落淚,回味無窮。本書以詞讀人,回溯李清照的一生,讓詩詞這面鏡子,映照她的喜怒哀樂,映射宋朝這個大時代的風起云涌。
不只有“山水”,王維還是個“淡人”
課本里的王維,是能寫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詩佛”,讀他的詩,像走進一幅墨色淡遠的山水畫,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堪稱古代“淡人”的典型。 曾經的王維也有著少年的意氣,從“大漠孤煙直”的豪邁,到后來“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悠然。他的“淡”,是見過邊塞的壯闊、嘗過官場的復雜后的沉淀,他也用詩句傳遞了那份歷經世事的通透。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詩傳》

書籍簡介
王維,唐朝詩人、畫家,其一生精通音律,參禪悟理,被后人尊稱為“詩佛”。本書以王維的生平為經,經歷為緯,詩篇為引,織就一幅王維的畫像:畫像中他目光淡然,看向這個他深感陌生的現世,用他的詩篇撫慰我們鼓噪不安的心思。作者文筆沉靜,讓我們在字里行間,感受到這位詩人的淡然與平和。
不只有“豪放”,李白還是個“愁客”
課本里的李白,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好像他永遠都是那么瀟灑。 然而李白一生都在追求理想,卻屢屢碰壁,“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背后又有多少無奈。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后,并未歸家,晚年漂泊。直到他寫下“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時,我們才窺見了他內心的那份孤寂與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你當像李白長風破浪》

書籍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于李白的插畫隨筆,作者湘人彭二結合李白人生各個時期的詩歌,從月亮、少年、行旅、英雄、獨處等八個側面,展現出李白身上雄奇、瑰麗的生命之力,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世界,感受李白浪漫的情懷以及那獨特的魅力。
不只有“變法”,王安石還是個“卷王” 課本里提到王安石,要么是“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考點,要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句,他真正兼具了詩人與政治家的雙重身份。 相傳王安石的生活極為簡樸,可他對學術和社會改革卻格外“卷”,主持編撰《三經新義》,想通過教育改變社會,“青苗法”“募役法”的初衷都是為了幫老百姓減輕負擔。 《大宋宰相王安石》

書籍簡介
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來書寫王安石的一生。第一部分介紹了他執政之前的社會局勢和王安石的成長過程,為王安石執政以及變法描繪廣闊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紹了王安石走上政治舞臺,和神宗共同開始全面而深刻的變法過程。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辭相隱居后的生活狀況。作者著重還原了王安石在經學、易學、詩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貢獻,是本書一大亮點。
讀詩人傳記 是為了讀懂詩句背后的深意 讓課本的詩句不再只是考點 而是能共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