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龍湖區(qū)文化館 發(fā)布時間:
中國印章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朵藝術奇葩。印章大致分為篆刻印章和特種印章兩大類。篆刻印章主要應用于書畫藝術;而特種印章具有憑信、證明、指示、標識等功能,被廣泛應用于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及流通領域。特種印章鐫刻技藝是以銅、骨、木、石等硬質材料加工成印坯,鐫刻公章、私章(含藝術印章)的一項純手工的民間傳統(tǒng)技藝。其印章鐫刻工序是:印面磨平、分字打格、書寫反面文字、操刀刻字、加深平底、銼邊修整等六道。由該技藝鐫刻的備案公章所固有的“憑信”、“證明”功能的可信度和真實性,而被列為特種技藝行業(yè)。
由手工鐫刻的印章技藝始于西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淵源。印章是漢字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由手工鐫刻,它明顯地體現(xiàn)了鐫刻者的技藝手法、個性語言和學識修養(yǎng),且在選字、筆劃、布局、章法、造型所顯現(xiàn)的形式美,加上用材選料的上乘,使得印章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和收藏。其傳統(tǒng)技藝蘊含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特質和信息。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電腦激光雕刻機、數(shù)控刻印機等設備的出現(xiàn),以及手工鐫刻印章的老藝人相繼離世,使該技藝處于日漸式微狀況。加上該技藝所要求的書法功底和操刀技法較高,還需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悟性,年輕人不愿學,致使該技藝有失傳之嫌。
廣東游刃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丁明,自上世紀90年代初進汕頭市刻印廠隨名師學藝。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已完整掌握該技藝,具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是該廠印章名家吳來華老師傅一脈相承的第四代傳承人。他以嫻熟的刀法和書法藝術、較高的印章理論修養(yǎng),被評為工藝美術師。2015年被廣東省印章行業(yè)協(xié)會授予“印章大師”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