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龍湖區文化館 發布時間:
“文化館老友記”招募推廣活動由廣東省文化館聯盟主辦,全省各級文化館承辦,是廣東省2023年“文化館宣傳服務月”啟動的活動之一,為熱愛文化館、熱愛公共文化事業的文化愛好者提供“麥克風”,用群眾的“語言”講文化館的故事,宣傳推廣全省文化館服務。

老友記
/ TO MY FRIENDS /

首 期 人 物
文化館“老友記”
陳立,汕頭市愛樂合唱團策劃,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愛樂市民音樂會”策劃。中國合唱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汕頭市音樂家協會會員。
本科畢業后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及周小燕歌劇中心進行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向包括:音樂戲劇研究、藝術管理、藝術導賞。研究生期間曾赴臺北藝術大學、巴黎索邦大學、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羅馬音樂學院訪問學習。曾在上海、臺北、深圳、歐洲等地的頂級藝術機構及薩爾茲堡音樂節、里昂藝術節、上海之春等國際藝術節中學習和參與策劃、制作、演出、運營管理等。
一起聽聽他與文化館的故事!
一個實踐專業、追求理想的溫馨舞臺
老友記
2011年,當我在上海音樂學院進行研究生學習期間,在藝術管理方向的實習中,我駐扎到了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作為國內藝術導賞的先行者,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常態化公益性品牌“東方市民音樂會”至今已經成功實踐了17年,其主要形式就是以上海知名主持人王勇、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等具備專業背景的導賞人講解,結合相應表演曲目的完整演出及片段反復,讓觀眾更全面、細致、深刻地理解和欣賞藝術表演。
我在學習和實習中思考,這些先進的藝術管理互動能不能從市場化的環境移植到非營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當中,并將這些先進經驗介紹給我的父親,時任汕頭市愛樂合唱團首席策劃,他與合唱團立刻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嘗試的有益于老百姓的事。2012年,汕頭市龍湖區委宣傳部、文廣新局、龍湖區文化館與汕頭市愛樂合唱團主辦的公益文藝演出項目“愛樂市民音樂會”旋即創立,并以龍湖區文化館翰苑舞臺作為最主要的演出場地。從此,我便認識了這個溫馨的舞臺,它承載了我專業理想的種子。

在我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工作以后,經常回到汕頭,得知長期在龍湖區文化館翰苑舞臺為廣大市民群體提供公益文藝演出的“愛樂市民音樂會”已經被評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其中“炫彩之聲音樂院校在讀潮籍大學生(研究生)音樂會系列更是被評為優秀案例。這個溫馨的舞臺越來越豐滿、滋潤,備受廣泛肯定。
后來我更是多次以藝術導賞者的身份,參與汕頭市愛樂合唱團及青年團的“愛樂市民音樂會”專場演出,通過藝術導賞與合唱團演唱節目相結合,在龍湖區文化館翰苑舞臺上,與廣大現場觀眾和觀看網絡直播的受眾們分享、探討了“音樂作品中反映的元明清時期的文化藝術”、“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各時代的熱門流行歌曲為何成為經典”等等命題。
傳統的群眾文藝活動中,不乏豐富多彩甚至精品的演出呈現,也常有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講座。但針對性、導向性地結合演出內容進行藝術導賞,在群眾文藝活動中尚屬小眾,擁有廣泛推廣的藍海空間。

藝術導賞是指通過專業知識和經驗,引導觀眾欣賞藝術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藝術創作的技藝和表現手法。文藝演出活動中的藝術導賞環節通常是由具備藝術教育背景和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從多個角度為觀眾提供藝術作品的全面簡介與點評,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作品,提高藝術鑒賞水平。藝術導賞是彌合藝術與觀眾之間距離的重要手段。藝術導賞對于文藝演出的重要性,不亞于文字介紹之于繪畫雕塑、語音導覽之于博物館。好的藝術導賞能使有限的藝術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這一點在公共文化服務當中尤其凸顯。
藝術導賞的本質是為觀眾享受藝術的“內容”提供服務,并非宣講性地給答案,而是通過提出思考和討論的方式,給予觀眾引導和注意點。我們在龍湖文化館的翰苑舞臺上,通過“愛樂市民音樂會”,在實踐藝術導賞方面,成為全國范圍內區級群眾文化事業單位的先行者,勤懇扎實地鋪鑄著聯結群眾和藝術之間的橋梁。在這個溫馨的舞臺上,我實踐著自己的專業理想。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供方,在藝術導賞方面,“藝文親民”的“愛樂市民音樂會”和龍湖區文化館翰苑舞臺將繼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與資源,一如既往策劃優質內容外,“炫彩之聲”音樂院校在讀潮籍大學生(研究生)音樂會、“剪影”導賞音樂會、“學術拜年”音樂人才專場音樂會等子品牌也將繼續加碼,全方位賦能藝術普及,與觀眾建立有效的聯結渠道;龍湖區文化館倡導建立的各個“愛樂市民音樂會”孵化基地也將持續在藝術普及與教育方面涓流不息,惠及更多市民群眾。期待這個溫馨的舞臺,能綻放更多彩的花,孕育出更多甘甜的果實。
文字:陳 立
編輯:呂 丹
審核:莊少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