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龍湖區文化館 發布時間:

活動時間:
開幕時間:2024年2月2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
活動地點:
龍湖展覽館(翰苑)
指導單位:龍湖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主辦單位:龍湖區文化館、龍湖區博物館
活動內容:展覽以潮汕地區的生活票證實物為主,兼以相關文案和老照片,直觀地向世人展示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潮汕的民生情況。
吃飯要糧票,穿衣要布票,改善伙食需要魚票、肉票、鹽票……翻開收藏家魏創有積攢的上千張“衣食住行”的老票證,一段獨特風格的歷史畫面瞬間呈現眼前。一張張小票證,記錄了那一時期的生產生活,見證了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收藏家魏創有收藏上千張票證,見證時代發展變遷——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票證
出于愛好,10余年收集數千張票證
精神矍鑠、笑容可掬的魏創有,根本看不出已年屆60。日前,在他的閑間,剛一見面,他就迫不及待地翻開好幾本厚實的收藏冊子說,“別小看這些票證,40多年前,吃、穿、用,樣樣離不開它們。”
仿佛穿過了時光隧道,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煙票、煤油票等千余張票證,靜靜地躺在一本本檔案資料冊里?!澳莻€年代,種類繁多的票證涵蓋了各類日常生活必需品?!蔽簞撚姓f,當時誰家要是把票證丟失了,就意味著當季買不到該類物品了,生活面臨窘境。

魏創有是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汕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兼民間鑒藏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汕頭市龍湖區作家協會理事?!捌弊C被稱為歷史生活的活化石,是計劃經濟的產物,當時物資供應全憑各種票”,一談起自己的藏品,從小愛好收藏的魏創有就激動得停不下來。
經過物資匱乏的年代,魏創有對票證有一種特殊的感情。10多年前,他在收藏市場無意中看到肉票、布票等票證,小時候的生活場景就浮現在了眼前。他立即喜歡上它們,從此一發不可收,每次出差他必去當地的舊書攤、收藏品市場等地方尋找;每逢假期,他忙于奔走各地,揭陽、汕頭、潮州都留下他的足跡,就為了尋覓老票證。

記得有一次,魏創有為了收集齊一套完整的糧票,他根據朋友提供的線索找到了賣家。沒想到,賣家漫天要價,開價二百多元。當時,對于普通工資收入的他,這么高的價格的確讓人難以接受,但考慮再三,他還是咬咬牙買了下來,就這樣湊齊其中一套糧票。
一晃10多年,魏創有收藏了上千張票證,不僅有全國、廣東省通用的糧票,更多的是潮汕地區各市、縣不通用的生活票證,有購買證、購貨劵、糧票、糧牌、布票、僑批、僑匯劵、公私合營票證、社員股票、公共交通票以及電影票等,收藏種類涉及文化、生活等多個方面。
歲月留痕,票證里有小時候的記憶
買布需要憑票?一角錢可以看一場電影?票證對于老一輩人來說,有著滿滿的回憶,當中有故事,故事里有辛酸、辛酸里有甘甜。記者看到,魏創有收藏的票證涵蓋了衣食住行等方面,有油印的,也有鉛印的,讓人目不暇接,瞬間被帶到了那個并不遙遠的年代。
為什么用票?原因很簡單,因為糧食不夠吃,各類物資極度匱乏。票證,是我國計劃經濟時期,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國家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布票等專用購買憑證,“票證經濟”應運而生。

“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的人都知道”,魏創有至今記憶猶新,那個時候買東西靠的不僅是錢,還要有票,吃飯要糧票,穿衣要布票,連買香煙也要卷煙證?!肮庥绣X根本不行,買不到東西”,魏創有回憶說,小時候,想打個牙祭吃點肉,必須憑肉票才能買得到豬肉。小小票證讓他想起了少年時用糧票去糧店買米和面制品,用票證到市場買魚、肉等食品等的情景。
一張張小紙片,背后卻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票證逐漸淡出人們生活,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作用,繼而進入了收藏家的收藏冊。魏創有坦言,收藏這些不為炫耀,更不為金錢。他認為,這些票證實實在在地照亮了歷史和現在,見證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憶苦思甜,見證變遷珍惜幸福生活
“這些糧票、布票、肉票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魏創有說,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充滿歷史滄桑感的票證,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已很陌生。在他看來,年輕人包里的各種信用卡、購物卡、優惠卡越積越多,人們的思想觀念、消費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代人真的好幸?!?,魏創有感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們不但吃穿不愁了,連生活品質也更上一層樓了。現在不但去超市能夠任性購,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買東西還可以足不出戶,手機上一點,東西送貨到家。

“雖然老票證已經用不著了,但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巨大變化?!蔽簞撚姓f,作為一種載體,這些票據見證了我國從物資匱乏到物產豐富的全過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收藏,為大家提供一個回顧歷史、了解過往的窗口,讓更多的人透過這方寸之間,了解那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真實記錄。
采訪中記者獲悉,魏創有精心遴選了近千張實物票證,將于2月2日在龍湖展覽館展出。他希望通過展覽重溫票證時代的獨特面貌,回眸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喚起了人們對一個時代的記憶,讓更多的人能夠憶苦思甜,感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