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龍湖區文化館 發布時間:

7月12日上午,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古箏專業教師、中國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資助人才高雅楠老師帶領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學生來到汕頭市龍湖區文化館研習潮州箏藝術。

為了解地方音樂的發展歷程和民俗文化,高雅楠老師已多次組織研學之旅,帶領學生們走訪一個個流派音樂的故鄉,去生活和歷史的土壤中找尋音樂的根系。此次來到汕頭,是慕名而來拜訪潮州箏名家黃冠英老師,專程向其學習黃家箏風格和技法,同時深入了解和探索潮汕音樂文化,豐富音樂知識和實踐經驗。潮州箏第四代傳人、潮州箏兩大流派之李派黃家箏第二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音樂(潮箏)汕頭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冠英老師,及其女兒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龍湖區文化館“潮人箏語”樂團藝術總監蔡毅老師攜樂團成員熱烈歡迎高雅楠師生一行,并將在龍湖區文化館四樓排練廳開展為期兩天的“體驗潮箏之美”黃冠英老師潮州箏樂研修班。

首堂課上,黃冠英老師從潮州箏的歷史淵源和流派說起,介紹了潮州箏的形成、特色及傳承,結合經典潮州箏曲《寒鴉戲水》《雁南飛》《園林春色》等講解了黃家箏的特色技法并示范演奏,展現了潮州箏技法豐富、大氣典雅、剛柔相濟、韻味濃郁的藝術風格,以及善于和樂的特色。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課,精彩之處自發地報以掌聲。

高雅楠老師認為,對于流派音樂的接觸,越早越好。她堅信,孩子們需要從小就對音樂有一個深入而地道的理解。因為樂曲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表達情感、承載文化的語言。通過接觸汕頭的風土人情,親身感受潮州箏的獨特風格,把黃冠英老師傳授的潮箏知識融入自己的音樂學習和創作中,肯定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