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根據區委區政府和市人社局統一部署,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戰贏”的人社擔當,聞令而動、積極作為,全力以赴,共克時艱,交出了一份戰疫情助發展的滿意答卷。在全區“誰執法誰普法”評議比賽中,我局成績優異,排名全區第二名。
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一)聚焦“穩就業”,依法切實守好民生底線
截至目前,我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329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521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36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7%。
一是依法全力穩定就業大局。適時將工作重心轉向穩就業促和諧。制訂了《龍湖區貫徹落實省市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做好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就業幫扶工作,開發公益性崗位,引導企業吸納就業,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全年共舉辦招聘會9場,達成意向6403人;幫扶我區離校未就業大學生1875人,就業率達到70%;累計安置公益性崗位53名。摸底登記失業人員情況,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深入企業實地走訪調查,做實重點企業用工監測工作,強化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加快推進援企穩崗政策落地,共發放惠企政策補貼17.9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5601.6萬元、惠及企業97家;發放穩崗返還636.7萬元、惠及企業302家。
二是依法加大就業扶貧力度。通過落實本地貧困勞動力一人一案跟蹤幫扶機制、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本地貧困勞動力就業、做好外省在汕貧困勞動力幫扶工作等全力落實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工作。截止11月底,我區有勞動能力貧困勞動力625人全部實現就業;重點開展61名有就業意愿人員的幫扶工作,已全部實現就業。
三是依法大力扶持創業創新。通過培育創業主體、落實創業政策、開拓創業渠道、開展創業宣傳等一系列組合拳鼓勵和扶持創業創新。目前累計孵化成功創業實體502家,累計帶動就業1997人,已有6家創業孵化基地領取市級或區級創業孵化基地一次性補助共110萬元;我區報名參加2020年眾創杯比賽的企業和個人共19個,其中上報的“加一寶小提琴輔助器”創業項目進入領航賽團隊組復賽;截至11月份共辦理創業額擔保貸款業務6宗,放款金額140萬元。
(二)聚焦“保基本”,依法推進全區社會保障工作
一是依法大力推進城鄉居保參保繳費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根據市下達我區的繳費任務64000人,分解下達至各街道,并印刷相關宣傳資料分發至各街道,同時撥付各街道工作經費,方便開展工作,截至目前,我區城鄉居保已繳費64009人,按期完成市下達繳費任務。
二是依法做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考核工作。我局代區政府準備自評報告及匯報材料,經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考核第一名,為A等次,也是全市唯一獲得該等次的區(縣)。
三是依法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目前,我區已有16個村(居)使用被征地農民征地社保資金,符合條件納入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范圍10550人,使用征地社保資金361.221萬元(本金353.427萬元,利息7.794萬元)。其他1個往年有使用征地資金的居委也已啟動程序進行分配使用中。
四是依法做好社保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我區建檔立卡人員中符合政府代繳1174人,已全部完成代繳;符合領取養老待遇625人,已全部領取待遇。
五是依法認真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配合市國資委如期完成改革目標任務,我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我區移交的具體辦法,配合上級部門完成三次調研工作,主動向街道退管所做好新政宣講,與企業面對面進行溝通,耐心指導他們做全做細進入社會化管理初步工作,全年接收管理退休人員10806人,其中:中央企業2582人、省屬企業1130人、市屬企業1514人、區屬企業5580人(含依托管理人員),社區管理率94.53﹪。
(三)聚焦“強供給”,依法提升人才培育水平
一是依法做好人才培育工作。積極組織我區高技能人才參加市級評選工作,共推薦參選“汕頭市技能大師工作室”13個,其中涉及的行業有中式烹調、美容、釀酒、評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業服務等;推薦1名符合條件人參加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選拔;表彰省抗疫先進集體1個和先進個人3名,表彰發放抗美援朝紀念章4名;認真做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市級表彰工作,對區分配到先進集體9個和先進個人26個名額對象,進行嚴格的初審,目前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二是依法實施技能提升行動。以新型學徒制實施、線上適崗培訓、以工代訓“百日行動”、“南粵家政”“農村電商”“潮菜師傅”三大工程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著力破解“培訓渠道窄、技能提升難”問題。全年共組織開展各類培訓24717人次,發放培訓補貼2063.8萬元;舉辦“南粵家政”工程母嬰服務技能大賽,進一步提升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
(四)聚焦“抓規范”,依法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依法配合事業單位改革。貫徹執行上級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部署,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確保機構改革順利進行。對機構改革期間的人員調動,遵循“少量急需”實施審批的原則,控制人員轉任(流動);機構改革后,根據各事業單位職能劃轉情況,有序進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隸和工資關系轉移工作。
二是依法規范事業單位管理。嚴密組織招考招聘工作,全方位打造“陽光考錄”,實施制度“零缺失”、違紀“零容忍”、考試“零投訴”和監督“零盲區”,會同區委組織部完成2020年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88人招聘錄用工作;指導并配合衛健系統開展招聘,目前招聘工作正在進行中,計劃招聘123名;組織開展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工作,共發布了246個崗位需求,現進入體檢考察階段;完成公開招聘15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助理、居委會主任助理和街道工作人員的考務工作。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聘任工作,堅持按需設崗、按崗聘用,形成“崗位有核準、聘用有審批、兌現待遇有依據”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指導96家單位完成崗位設置、崗位變更設置方案審批,完成1021個崗位有關人員聘用和變更工作,實現崗位設置制度與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銜接。
三是依法推進薪酬機制改革。及時辦理各項工資福利業務并做好工資系統數據更新維護工作;加強績效工資管理,主動與財政部門銜接,完成義務教育學校2020年獎勵性績效工資審核工作;加大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激勵力度,配合區衛健局、財政局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發放標準審核和調整衛生防疫津貼標準工作。
(五)聚焦“促和諧”,依法穩妥化解勞資矛盾
一是依法做好治欠保支工作。拓寬舉報投訴渠道,形成“七個加強”的有效措施,通過加強部門聯動、加強風險研判、加強高效調、加強精準執法、加強兩法銜接、加強普法宣傳以及加強關心關懷等方式,從源頭上壓制勞資糾紛的發生,把大量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更加高效地化解勞資糾紛,從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全年受理勞動監察件3540宗,辦結率近100%,為勞動者追討欠薪2120多萬元。
二是依法提高調解仲裁水平。堅持調解優先,促進勞資雙方相互理解、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實現案件“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全年共受理勞動仲裁案件263宗,結案264宗(含2019年未結案10宗),結案率100%,調解成功率79.9%。引導勞動糾紛在基層有效化解,案外調解578宗,其中街道人社所調解173宗。
三是依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積極開展勞動關系服務活動,利用各類平臺發布疫情期間勞動關系政策解讀,組織專題培訓,指導企業防范經營管理法律風險、依法處理勞動關系問題,引導勞動者和企業共克時艱,全年共開展普法宣傳6次。做好50家企業薪酬調查和12家勞務派遣企業年檢工作。推進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
(六)聚焦“優服務”,依法鍛造人社鐵軍隊伍
一是依法持續推進“跑改”工作。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委落腳點,持續抓好“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強化窗口人員紀律管理和業務培訓,努力提升服務質量。
二是依法完成機構改革任務。按照全市事業單位清理規范整合工作部署,積極配合做好局屬各相關單位“三定”規定擬制工作,同時根據整合精簡事業單位要求,原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區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區人力資源交流服務中心、區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整合組建區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并做好人員轉隸、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等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機構改革各項工作任務。
三是依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做好學習強國、人社練兵比武等學習平臺推廣應用工作,引導廣大干部廣泛學習多領域知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穩妥有序開展中層干部選拔任用和公務員職務職級晉升工作,共提任中層正職7名,中層副職7名,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晉升6名。組織舉辦中層干部學習班,提升中層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能力,全年共組織集中學習5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基層需求,組織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社區(村)志愿服務,讓干部在基層一線接受鍛煉、積累經驗、轉變作風、增長才干。
四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積極配合省委巡視組開展工作,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狠抓整改責任落實。修改完善《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等多項制度,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好基層黨支部設置調整工作。深化清廉人社建設,適時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主動邀請派駐紀檢監察組參與監督,進一步加強下屬單位監管,努力營造崇廉尚潔、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五是依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明確辦理要求、層層落實責任,推動信訪問題及時就地解決,全年共受理各級信訪部門轉辦信訪案件58件,按時辦結率100%。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堅持每月推送4次以上“龍湖人社”微信公眾號,展示良好的人社形象。
二、存在問題困難
在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國內疫情防控趨于常態化背景下,人社工作中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是: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就業形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穩就業促和諧工作面臨考驗;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高素質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人才、實用型高技能人才仍比較緊缺,招才引智渠道還需要進一步拓寬,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較為薄弱;勞資矛盾糾紛調處案多人少矛盾凸顯,“基層辦”力度有待加強;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還不夠高,窗口服務質量與群眾期望尚有差距等等。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只爭朝夕、奮勇攻堅,為龍湖在新時代汕頭經濟特區建設中先行示范、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質量核心城區貢獻人社力量。
三、2021年工作思路
(一)持續依法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持續依法開發就業崗位,開展就業培訓,全力破解企業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穩定控制城鎮登記失業率。鼓勵大學生來龍湖就業,提供就業補貼、租房補貼等服務。對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上年度裁員率低于規定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企業給予穩崗補貼支持。加碼創業創新發展,給予創業補貼支持,對市級以上科技孵化器貸款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制度。鼓勵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給予企業社保補貼。
(二)依法持續穩固全民參保計劃。依法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切實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率;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實賬積累工作;認真組織實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切實做好村(居)征地社保資金分配使用工作。
(三)依法穩步推進人事人才改革。繼續依法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積極推行宣傳各類優惠的人才政策,讓更多的企業、高層次人才了解政策,完善細化政策落實具體方案,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加快建立完善吸引人才的創新創業平臺。加快推進新時代博士和博士后創新發展工作,拓寬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進培養渠道;舉辦更多精準對焦企業需求的招聘會。借助人力資源服務中介機構,精準對接企事業單位用工需求,提高就業匹配度。
(四)依法鞏固發展穩定和諧勞動關系。以構建穩定就業、和諧用工為主線,爭形成制度完備、覆蓋城鄉、責任落實、監管高效的欠薪綜合治理格局。做好基層調解規范化建設,加強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工作,優化仲裁辦案程序,健全裁審銜接與工作的協調機制,提高爭議處理效能,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制度。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健全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體系,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程序,全面落實執法責任制,理清層級職責。健全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勞動保障誠信制度等相關工作機制。
(五)依法促進機關效能提質增效。持續依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減材料、提速度,推動更多事項實現多渠道辦理及一事聯辦,提升群眾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強化黨建引領和理論武裝,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規范化,提高廣大干部政治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素養,堅持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能比武活動,加強年輕干部崗位歷練和實踐鍛煉,努力培養一批業務骨干。深化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長效機制,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鍛造風清氣正的人社干部隊伍。
龍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