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津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切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
新津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定期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困難和問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將法治政府建設擺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認真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等,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健全法治建設工作領導機制,始終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原則,全面做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二)加強理論學習,夯實法治基礎
新津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結合“第一議題”學習制度,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專題學習,把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中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貫徹落實到街道各項工作中。街道領導班子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重要學習內容,及時召開黨工委會議、黨工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引導全體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意識,不斷提升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新津街道始終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任務,發揮街道各部門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作用,依托各社區居委會法治宣傳陣地,利用法治講座、法援服務等載體,廣泛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良好氛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在日常執法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通過邊執法邊宣講的形式,從事故案例、法律法規、安全知識、應急處置等方面以法明理、以案釋法,積極提升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防范能力,切實增強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建強建優普法宣傳新陣地,豐富普法新形式,拓展普法新載體,創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教育,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工作,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全面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百千萬工程”。2024年,新津街道共組織開展各類法治主題宣傳活動約124場次,派發宣傳資料約1.5萬份,受眾約6.77萬人。
(四)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切實提高執法水平
一是優化機構設置,規范辦公場所。新津街道按照上級編制安排,調整原有人員及原設部室,按照編制及職權行使需要,經積極整合,綜執辦現配有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內部設置1個綜合股和2個執法中隊,由3名副主任兼任股長及中隊長。法制審核機構設在街道黨政辦,由一名通過司法考試人員負責進行法制審核。為規范行政執法案件審核,提高案件辦理質量,街道成立案件審理委員會,由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主任,黨政辦、綜執辦、司法所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案件審理委員會成員。進一步保障了依法依規辦案,提升執法水平。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之初,新津街道積極謀劃辦公場地建設,在珠江路星海南苑設置約500平方米的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經近兩年的逐步完善,目前已基本完成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場所規范化建設,設置了暫扣物品保管室、裝備室、檔案室、辦事接待廳、會議室、辦公室等一系列功能室,并做好日常管理,為群眾辦事、人員辦公、會議培訓等創造良好基礎條件。切實完善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建設,提升規范化建設水平,展現良好形象風貌,為依法執法打下良好基礎。二是積極探索平臺應用,推進電子化辦案。新津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通過積極組織培訓、向上級單位請教、安排傳幫帶等方法,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汕頭“粵執法”平臺使用經驗,并逐漸適應更加規范的電子化辦案。2024年共使用“粵執法”平臺辦理案件211宗,其中普通程序類案件66宗,簡易程序類案件145宗。同時,對符合公示條件要求的行政執法案件,依規及時悉數在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及汕頭市公共信用信息大數據系統上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大眾監督。2024年共計公示案件282宗。三是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堅持規范文明執法。新津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承接上級下放的約723項職權以來,不斷通過參加培訓、請教上級單位、以老帶新等方式組織執法學習,做到執法工作依法依規。2024年,共參加市、區兩級城管局、司法局執法培訓6次,參訓人員40余人次。通過培訓,街道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穩步提升,在改善城市面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堅持“包容審慎”原則,在作出處罰決定時嚴格根據《汕頭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定》確定違規行為檔次,作出處罰決定,進一步規范文明執法工作。
(五)聚焦職能履行,推動服務效能提升
一是營商環境精準優化。健全黨政領導聯系企業直通車制度,整合部門力量,快速響應企業訴求,巧用惠企政策,助力“四上”企業培育與“個轉企”,精準賦能企業提升競爭力。落實經濟網格化責任制度,將經濟任務細化分解至社區、網格,確保任務有效落地,全面推動企業成長與經濟發展。二是黨群服務品質升級。推進南碧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利用“一體機”、粵智助等智能設備,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為居民提供便捷一站式服務。定期開展義診、普法、親子等多元活動,將黨群服務中心塑造為基層治理前沿陣地與黨員群眾溫馨港灣。三是政務公開深化拓展。2024年,新津街道嚴格依循政府信息公開規范,以官方平臺為核心,全面公開機構設置、財政收支、法治建設等信息,重點強化關鍵領域信息透明度,保障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升政府公信力與行政透明度,推進陽光政務建設。四是法律顧問效能強化。組建由黨政辦專員與外聘律師構成的法律顧問團隊,深度參與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對關鍵行政決定進行法制把關,并代理行政復議與應訴案件。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專業優勢,提升街道依法決策與行政水平,為法治建設增添新活力。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新津街道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依法治區辦的大力支持幫助和認真指導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部分領導干部法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學習方式較單一,法治理論學習主要通過傳統授課、學習法律條文知識等方式,學習形式有待進一步拓寬,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在貫徹落實法治建設各項任務上,安排部署不夠全面、細致,責任不夠明確,工作機制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基層簡政放權、機構改革后,更多的職權下放到街道一級,隨著執法案件的不斷增多,為更好開展行政執法工作,亟需配備更多法律專業的法制審核人才;三是行政執法規范化有待加強,部分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還存在調查取證不全面、不準確,行政執法正當程序不夠規范的問題,執法人員法治思維和法律知識水平總體還不夠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加強;四是普法宣傳教育形式不夠豐富,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法律法規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等落實不夠,利用新媒體創新開展法治宣傳的手段還不夠豐富,載體較為單一,與群眾溝通互動較少,關注度不高。普法隊伍建設力量薄弱,目前從事普法工作的干部大多數非法學專業出身,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培訓,導致普法隊伍專業性不足。
三、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強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其融入街道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繼續以舉辦法治專題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專題授課、開展學習研討活動等形式,推動街道各部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地提高領導干部、公職人員的法治思維,形成高度整體的法治觀念。二是奮力提升街道法治氛圍。依托新媒體宣傳平臺,加強對轄區群眾的普法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尤其是涉農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落實普法宣傳教育“七進”行動,推進法律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努力構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處理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三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繼續加強人員培訓學習,強化職權法定意識,強化程序合法意識,完善行政執法程序,保證執法行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四是推進行政決策機制實效。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的理念,全面推進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制度,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機制,及時掌握決策執行情況、評估決策執行效果。五是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以監督促落實,定期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專項督察和案卷評查,推進執法規范化、過程痕跡化、責任明晰化、審核嚴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