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海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精心謀劃、狠抓落實,縱深推進新海街道法治政府建設,確保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穩健前行。現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黨的絕對領導引領法治建設方向
一是夯實思想基礎,新海街道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核心內容,以第一議題、理論學習會、“三會一課”、演講比賽、宣傳講座等途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街道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年以來開展街道黨工委擴大會議“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共67次,專題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5次,舉辦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培訓班2次,推動各級基層黨組織書記講紀律黨課52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52次。二是緊抓“關鍵少數”,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踐履篤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將法治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切實做好新海街道法治政府建設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工作。同時,以身作則,深入學習,推動“關鍵少數”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帶動一批,錘煉出街道良好的法治建設工作風氣。三是加強組織建設,進一步優化黨員學習制度和學習計劃,創造條件全方位開展學習,印發出臺《汕頭市龍湖區新海街道黨校工作制度》,依托街道黨校及各村分教點組織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大輪訓活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深植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法治堡壘。
(二)推進全面依法行政,實現政府治理規范化法治化
一是深化改革,優化街道機構職能。結合改革要求及工作實際,認真實施機構改革工作,完成街道內設機構及下屬2個事業單位調整,確保機構設置合理,掛牌工作規范,人員安排就位。二是強化服務,打造親清法治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企業、商戶、社區老弱病殘孕等各類群體,做好接待答疑,強化互動聯系,同時落實“馬上辦、就近辦”,打通行政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全年街道智慧行政服務達15522件,服務人數達4566人,營造公平透明、服務高效的法治營商環境。三是依法履職,切實維護司法權威。街道嚴格執行行政應訴制度,梳理明確應訴職責,細致做好答辯舉證,并堅決落實敗訴行政案件報告制度,切實維護司法權威。2024年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三)深化執法改革,確保執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
一是加強機制建設,推進隊伍建設再優化。制定出臺《新海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運行機制》《新海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行為規范(試行)》,進一步厘清內設執法隊伍職責邊界,推動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高效運轉,提升執法效能。二是堅持糾治并舉,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圍繞本年度基層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問題清單,逐條分析原因,全面排查整改,保障執法工作公正、規范開展。同時嚴格按照省司法廳《廣東省行政執法流程和執法文書范本(2021年版)》指引要求,對執法文書和案卷進行全面梳理和規范整理,確保法律文書的準確、合法。三是發揮平臺優勢,推進執法工作信息化。切實利用廣東省一體化行政執法平臺“粵執法”等網絡信息化優勢,進一步規范隊伍辦案流程,優化辦事流程,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年度相關執法信息數據的網絡公示,實現基層執法規范、透明。2024年,新海街道在執法兩平臺共錄入案件1647宗,其中行政檢查1549宗,行政處罰98宗。
(四)強化基層治理,確保系統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一是積極開展平安建設工作,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持續增強,掃黑除惡斗爭常態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平安幸福村居創建有序開展,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多維發力。2024年度新海街道信訪工作方面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100%;治安防控方面全域規范化建立8個村級綜治中心,8個學校綜治工作站,推動十一合、七合村開展平安幸福村居創建;“雪亮工程”列入市平臺監控視頻數80部,專項行動方面摸排掌握8類重點未成年人并錄入“粵平安”系統列賬130人。二是持續做好重點人員管理服務工作,以民警、街道專干、村居干部為核心力量,積極動員社工、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共同構建轄區禁毒管理及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嚴格執行吸毒人員及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工作,定期開展摸底排查和入戶走訪,逐步推進科學幫扶,以嚴格到位的內部管理確保轄區風險人群行動有界受控。三是扎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緊抓村(居)法律顧問及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律明白人”三支隊伍,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全力開展轄區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實施及人民調解工作。通過前期摸底排查,中期調處化解,后期定紛止爭,全流程普法宣傳,全鏈條法律服務,切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化建設,持續滿足新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五)加強應急處突,提升突發事件抵御應對能力
一是強化安全工作規劃,制定轄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持續開展精準整治工貿重點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及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積極配合開展各領域專項行動整治,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二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2024年以來,經常性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共檢查生產經營場所565家次,整改隱患296處,排查重大事故隱患10家、“三合一”場所25家;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拆除妨礙逃生通道623處,約3342.6平方米,清理違規電動車56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深入村居、企業、校園開展消防應急演練、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宣傳,累計舉辦活動4場次;持續加強涉農把關,提升農產品生產基地、農貿市場和超市的日常監管力度,全年共抽檢農產品樣品300多個,合格率達到100%。三是強化部門聯動治理,由街道黨政和人大辦公室牽頭,聯合規劃建設辦、經濟發展辦、綜合服務股、文旅體股、市監所等部門,開展住宅小區及建筑施工安全、燃氣安全及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特殊場所及人群消防安全、文旅行業場所安全、漁業安全、學校及托育機構安全等全方位、寬領域專項檢查,確保系統防范化解安全隱患,切實筑牢基層安全防線。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當前法治政府建設及基層治理工作中面臨諸多挑戰:一是法治政府建設專職力量不足,亟須補充新鮮血液并加強鎮街法治人才培養,通過打造專業法治隊伍提升鎮街法治建設水平。二是隨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提速,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但農村征地、土地承包糾紛、勞資糾紛、農村違建等新問題頻發,數量多且突發性強,易引發社會矛盾,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與應急管理面臨較大挑戰,需進一步探索多元調解隊伍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三是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背景下,行政執法重心下移,基層承接的執法工作復雜度和壓力顯著增加,基層執法隊伍建設、行政執法能力以及“互聯網+”行政執法新模式的運用均需進一步提升。四是法律顧問服務質量有待優化,現街道一級及轄區八個村(居)均配備一名法律顧問,街道法律顧問主要承接合法性審查、重大行政決定法制審核工作,村(居)法律顧問主要提供基層法律咨詢和宣傳普法工作,現階段高端人才、中堅律師人數不多,有待進一步推動專業法律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切實發揮村居法律顧問職能優勢,持續為基層依法治理賦能。五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轄區群眾的法治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亟待提升,需進一步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三、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安排
(一)穩步推動法治建設,加強法治隊伍建設
一是持續鞏固深化學習成果,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法治建設的核心指引和行動指南,統籌謀劃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二是持續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凝心聚力推進新海依法治理。三是持續加強干部職工的法治教育培訓,要求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切實提升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水平,推動單位內部形成濃厚法治氛圍。
(二)持續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提升依法履職水平
依據上級改革文件精神和要求,以全省“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示范鄉鎮(街道)”創建活動和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編制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新海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領域工作統籌協調,細化工作舉措,攻克薄弱環節,密切協作配合,確保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落實落地。
(三)堅持精準常態普法宣傳,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分類分眾實施精準普法。進一步創新普法宣傳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造普法品牌,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