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龍華街道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扎實有序推進法治政府工作,現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街道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理論武裝。2024年以來,龍華街道堅持將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以扎實的行動、務實的舉措,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熱潮。一是全面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龍華街道黨工委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在黨工委會議、黨工委(擴大)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近100次,同時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街道黨工委重點學習內容,以集體研討學習、專題學習等方式,深入開展學習討論和互動交流,重點學習關于黨的紀律以及基層治理的黨內法規和具體國家法律,結合基層工作日常,切實以理論武裝實際,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二是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領導職責。龍華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率先垂范,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談體會、作部署,積極研究解決法治建設重大問題和困難,把關定向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推進落實責任清單化、責任實效化。同時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落實年度述法報告應述盡述,及時向區委匯報法治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基層依法全面履職取得新成效。三是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堅持以學促干,以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為抓手,制定并落實《龍華街道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參加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年度學法學習與考試,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同時緊扣“百千萬工程”、綠美龍華建設、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等部署要求,研究解決群眾關注的基層治理法治領域的突出問題,印發推進“百千萬工程”省市典型村、進一步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安全生產督查等一批部門工作方案,以實際的工作舉措推動法治思想在基層領域落實落細。
(二)堅持依法行政,強化隊伍建設。一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一招”,著重發揮改革突破先導作用,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積極探索“村居吹哨、部門報到”快速響應機制,推動行政執法工作由“單打獨斗”向“整體推進”轉變,通過梳理整合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等四個平臺事項及市、區下放的1111項職權,選派各線條精干力量下沉各村駐村隊伍,指導協助開展日常工作,讓各村參與年底對各部門的工作考核評價,有效破解各村“看得見、管不了”和部門“管得了、看不見”問題。二是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全面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加強執法力量聯動,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積極落實減免責清單、涉企“綜合查一次”清單制度、“掃碼入企”制度,持續推進“粵執法”在全街的覆蓋普及應用。同時街道率先使用行政執法“兩平臺”線上辦案,推動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數字化、智能化,現已基本實現行政執法案件100%網上辦理。2024年,共線上辦理處罰案件70宗,行政檢查1560宗。三是建強行政執法隊伍。一方面加強對執法人員組織培訓,在完成政治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學時的基礎上,確保行政執法人員接受公共法律知識、業務知識和行政執法技能等全方位多方式培訓活動。另一方面切實加強對行政執法隊伍的管理,健全完善行政執法人員年度考核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和持證上崗制度,未取得行政執法證件的人員不得獨立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三)做好矛盾化解,維護社會穩定。一是堅持網格化精細管理。依托全街44個網格,落實各村網格員加強日常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并依托“粵平安”“群訴”系統實現“應錄盡錄”。二是加強多方協同聯動。通過建立訴調對接、訪調對接、警調對接機制,在“訪調對接”上,積極引導利益訴求人依法依規進行維權,協助街道妥善化解信訪維穩問題,積極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在“訴調對接”上,發揮和龍湖區人民法院外砂法庭建立的“聯動聯調工作室”作用,對法院轉過來的訴前調解案件積極聯系組織調解;在“警調對接上”,由轄區的司法所與派出所簽訂警調對接協議,積極開展聯動聯調工作。三是深化信訪工作制度改革。通過完善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成立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體系,壓實領導干部和各部門責任,形成街道辦事處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村共同協作的格局,不斷增強信訪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四是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堅持定期通過綜治中心的網格化平臺進行矛盾糾紛排查,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同時積極拓寬人民調解調處渠道,街道及各村調委會現有調解員76名,由社區律師、村網格員擔任,推動深入人民群眾,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四)堅持以民為本,建設法治社會。一是加強法治宣傳。利用街道、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陣地,積極開展多樣化普法宣傳教育活動,講好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識、展示法治文化成果,累計在學校、村等重要場所舉辦普法宣傳活動9場。同時充分利用社會宣傳陣地營造好社會氛圍,轄區7塊LED電子屏常態化滾動播放法治主題宣傳標語,內容涵蓋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名人名言等法治精神要素,發揮“有形”陣地的“無形”作用,切實營造“出門有法、抬頭見法”的濃厚法治文化氛圍。二是推動建設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成建設街道及8個村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公共法律工作室建設,并均正常投入運行,通過面對面咨詢、電話咨詢等方式,為轄區內群眾提供勞動爭議、合同糾紛等法律咨詢,并引導群眾以依法依規的途徑解決問題。2024年龍華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綜合服務系統共登記受理咨詢71宗。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近年來,龍華街道法治建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全區法治建設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法治建設制度不夠完善。對基層法治政府建設制度的建立探索不足,相關規章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在各部門、各村之間的協調配合還不夠緊密,信息溝通還不夠順暢,一定程度影響了法治建設工作的整體效果。
二是綜合執法力量較為薄弱。隨著職權下放的進一步推進,基層執法涉及領域、范圍和覆蓋面逐步擴大,尤其涉及住建、自然資源和應急消防等專業性強的領域,一線執法辦案人員和專業人才嚴重匱乏。同時,目前街道缺乏符合條件的法制審核人員,難以及時應對情節復雜或者存在重大違法行為等案件,容易造成行政訴訟案件敗訴,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設。
三是法治宣傳教育還不到位。一方面對轄區企業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的宣傳覆蓋面還不夠全,往往忽視企業同樣作為轄區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作為涉農街道,轄區群眾的法治意識普遍較低,而街道的普法宣傳工作形式創新不足,法治宣傳活動開展的形式較為單一,線上普法針對性不高、實效性不強。
四是基層執法能力水平不夠高。在行政綜合執法方面,基層綜合行政執法行政職權涉及1111項,覆蓋面廣、數量大、專業性強,執法人員面對突發事件缺乏基礎知識、協調能力和快速處置能力,尤其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方面缺少系統化、正規化訓練,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和處置標準,執法能力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龍華街道將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切實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抓好法治理論學習。緊抓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尊法,積極開展法治專題培訓,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重點法律法規學習,進一步提升領導和基層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水平,切實營造法治政府建設熱烈氛圍。
(二)加強法治隊伍建設。結合行政執法改革具體情況,進一步明晰各部門職責,完善行政執法人員學習培訓制度,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政治和法治輪訓,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執法職責、應對執法工作中各類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宣傳教育質效。協同警、村、企、校多方力量,多舉措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增強群眾法治意識,營造濃厚法治宣傳氛圍,凝聚共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