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龍湖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加強民生實事工作的部署,圍繞建設幸福美麗龍湖的目標,力推社會管理創新,改善基層民生環境。區財政共投入資金3.02億元,以擴大民生普惠為重點,扎實推進“十大民生工程”的開展,切實增強轄區群眾幸福感。截至11月初,各工程進展順利,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實施綠滿家園工程。結合我區實際選取了汕頭火車站北專業道路街區等12個點作為今年綠化建設項目,以點帶面推動“綠滿家園”工作全面鋪開。目前,全區“綠滿家園”各工程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大部分已經建設完成,成效十分顯著。長榮大廈后街心改造工程、丹霞莊街心綠化帶改造工程、丹霞莊東街綠化帶改造工程、丹霞莊北街綠化帶改造工程、火車站北專業市場道路街區綠化帶改造工程、汕汾路帶狀公園等12個區政府主導建設、總投資額1120萬元的項目大部分已完成建設;企業認建認養的黃河路中間綠帶改造工程、36街區豐澤莊群星華庭軒交星湖公園入口三腳溝畔地面綠化及景觀、泰山路40街15米綠化帶、區政府廣場綠化改造、錦繡江南東側、新津河西側2.3米堤段綠化帶等總投資額11222萬元的13個項目已完成6762萬元的工程量。
二、實施城鄉環境工程。投入專項資金1200萬元,統籌協調和開展千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在全區范圍內持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投入535萬元用于垃圾壓縮站的配套建設、85萬元用于垃圾收集點配套建設,現全區垃圾壓縮站已投入使用3座,在建5座。龍祥洋濱垃圾壓縮站已完成土建及水電安裝工程,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珠池內充公垃圾壓縮站已完成土建工程75%工程量,進入內、外墻瓷磚及屋頂隔熱磚鋪設階段;鷗汀鐵洲垃圾壓縮站已完成土建工程50%工程量;新津金港垃圾壓縮站完成土建10%工程量。鐵洲社區生活污水(高強度碳纖維工藝)處理建設項目已完成投入使用;媽嶼社區生活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已完成設計及預算審核等前期工作;外砂鎮龍頭村4000多米排污管道和新溪鎮中三合村500多米排污管道工程已完成。開展農村廁所衛生設施專項整治,媽嶼居委2座公廁和中三合公廁項目已竣工,對鷗汀街道、外砂鎮原有1000多座露天舊廁池進行了填埋改造。組織實施的火車客運站北側市政路燈、14街區市政協聯誼中心周邊道路等4個維修工程,目前均已竣工投入使用。2013年度第一批投資150萬元的9個市政維修項目已啟動建設,其中5個項目已完成45%工程量;15街區、40街區等4個市政路燈安裝項目已完成設計并報送區財政審核;今年第二批投資50萬元的市政設施項目已報送區財政局審核。
三、實施幫農扶農工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活動,目前已完成2個水稻試驗示范點實施任務,共引進水稻試驗7個新品種,面積11畝;在畜牧業方面,正積極建設現代養殖示范推廣項目以及機械化孵化育苗示范項目。有針對性地組織漁業安全、漁船遇險應急自救、農村經管業務、農機駕駛、種植技術等多形式、多批次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目前已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5期,培訓人員近500人次。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能做到管理規范、運作正常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服務、指導和資金扶持,向每個新注冊的合作社提供0.4萬元的補助,有力地推進了我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自項目實施以來,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擁有社員50戶,帶動農戶約350戶。在大力培育扶持下,我區現登記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32個,其中汕頭富新蘭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較高的農產品種植技術、多樣化的品種奪得2013年第23屆中國(太倉)蘭博會一金二銅,被評為市級示范社。積極培育以蔬菜生產、畜牧飼養為主的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現代都市型生態農業,發展特區精品農業。
四、實施教育創強工程。按照“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教育硬件、軟件,以扎實的基礎迎接省對我區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區”工作的督導驗收。加快推進一批校舍建設,抓好林百欣附小易地重建、外砂華僑中學擴建、新溪中學第四期工程、下蓬中學學生宿舍樓、林百欣科技中專實訓大樓,以及汕洋小學、龍泰小學、億信小學3所新學校校舍的籌建工作。目前新溪中學第四期工程已動工建設,新溪一中大禮堂已舉行奠基儀式。同時,抓好校舍維修改造,今年前三季度,全區投入校舍維修改造的財政資金達1266萬元。按照教育強區的硬件要求,抓緊落實區特教學校設施設備配套,安排了特殊教育學費、設備資金27萬元和校舍建設、安全專項經費33.86萬元,使該校辦學條件有了顯著改善。繼續實施《龍湖區助學育才工作方案》,落實對貧困家庭子女的補助和對中高考成績優秀學生的獎勵。創新公辦學校辦學機制,積極推進與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合作共建廣二師附中的工作, 7月11日舉行了學校掛牌儀式和教育改革發展論壇,隨后成立了學校理事會。
五、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區政府經與汕大第一附屬醫院多次討論、協商以及征求有關單位、社會各界意見并經相關程序審核、各項前期準備后,合作建立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龍湖醫院。11月2日上午,雙方在龍湖醫院舉行醫院揭牌和頒發理事會成員聘書儀式,標志著我區探索實施公立醫院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將在保障民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下來將對醫院住院樓進行改造裝修,并建設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系統以及潔凈手術室。預計工程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屆時醫院將新增病區2個、潔凈手術室2間,實現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就醫環境得到較大提升,整體將達到二甲醫院標準。此外,在繼續實施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滿60周歲老年人健康體檢等惠民措施的基礎上,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式,分步推進平價醫療服務,按期設立平價醫院、平價診室,提供平價藥包。在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珠池醫院)率先開設了平價診室試點工作,外砂鎮衛生院及南社村衛生站也將作為提供平價藥包的試點單位。平價診室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坐診,服務范圍主要為內科和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病人,主要使用基本藥物和其他價格相對價廉的藥物;采取適宜的治療技術,著力控制門診人次費用,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結合我區文化工作的實際,經區文化部門調查研究,我區今年將建設綜合文化室40個、文體廣場2個和文體宣傳走廊2個,落實兩處升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納入2013年度龍湖區民生工程文體項目支出。為了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安排建設資金100萬全部面向基層傾斜,用于龍湖區文化基礎設項目施建設。出臺《2013年龍湖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經區政府研究同意,已印發給各街道(鎮),落實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由區文廣新局牽頭組織,各街道(鎮)具體實施。目前正等待專項資金審核下撥,資金落實后將盡快組織各項目建設實施。
七、實施平安龍湖工程。圍繞市的有關要求,立足實際,探索創新,以“平安細胞工程”為抓手,在全區創建1個平安景區、2個平安鎮(街)、3家平安醫院、8個平安市場、4條平安街(路)、10所平安學校、20家平安企業、50個平安小區、14個平安村(居)并配合市銀監分局創建平安金融網點。目前“平安細胞工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平安創建工作有序推進,并積極做好迎檢迎評、創建點申報準備工作。繼續推進“平安龍湖”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和完善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電視幕墻1個、機房1個,準高清視頻監控點196個、卡口7個,裝配移動監控車6部、派出所會議終端12個。同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平安龍湖”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第二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份展開,計劃建設社會治安數字高清監控視頻471個,并對區公安分局110指揮中心進行相應的改造擴容,使其與新增的監控視頻接入相適應,同時在區公安分局110指揮中心建設社會治安視頻接入平臺1個,整合我區社會面監控系統資源。此外,由區經信局投建的龍湖區渡口視頻監控鏡頭8個,已按程序投建,建成后將直接接入“平安龍湖”。以上第二期工程計劃至2014年8月31日前全面建成交付使用。
八、實施社會保障工程。一是積極落實城鄉醫保擴面工作。目前我區醫保參保人數51.51萬人,其中:職工醫保參保人數14.52萬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36.99萬人,參保率為95.62%。二是鞏固和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參保率,提高基礎養老金。從今年4月起按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5元”的新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基礎養老金,并補發今年1-3月的差額。截至2013年9月底,全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36255人,領取養老待遇28996人,其中參加新農保112962人,領取養老待遇26752人;參加城居保23293人,領取養老待遇2244人。三是加大各項就業政策的貫徹落實。今年以來,共發放社保補貼36人161874.54元,崗位補貼15人15000元,小額擔保貸款1人80000元,職業介紹補貼155人23250元。四是落實公租房相關建設工作。目前2013年度房源修建的設計已完成,保障房源改造方案已獲區政府批準,正在進行完善立項手續和工程預算審核。
九、實施防災減災工程。繼續實施汕頭大圍達標加固工程(龍湖段)項目。截至目前,下蓬圍梅溪河左岸堤防應急工程(龍湖段)累計完成堤圍加固4.5公里,基本完成主體工程1.3公里,余下1.27公里堤段正抓緊施工建設,累計完成建安總投資4888萬元,完成建安工程量70.84%;下蓬圍海堤及新津河右岸堤防應急工程(龍湖段)完成堤圍加固10.48公里,基本完成主體工程1.4公里,正在施工和未施工堤段共4.75公里,累計完成工程建安投資5206萬元,完成建安工程量53.68%。大力推進內澇整治工程項目。2013年我區內澇整治工程計劃安排10個項目,投入資金107萬元,其中:區財政投入資金100萬元,街道(鎮)配套資金7萬元;民生水利工程計劃安排7個項目,投入資金243萬元,其中:區財政投入資金150萬元,街道(鎮)配套資金93萬元。上述2個項目已完成方案制訂,征求各部門、街道(鎮)意見后,計劃于近期組織實施。
十、實施幫扶救助工程。長者呼援服務項目前期各項工作包括招投標已完成,第一階段采購金額52萬元,服務對象1500人。開展第一階段工作任務的珠池、金霞街道,正積極配合中標單位“孝思公司”做好老人的信息采集、上門安裝、調試服務終端設備等工作。截至10月31日,珠池、金霞街道80歲以上自愿加入“長者呼援服務”并接受服務的老人876人。預計第一階段自愿加入服務的老年人約1300人,占計劃總人數的90%。接下來區民政部門將組織人員到珠池、金霞街道的星光老年之家和部分老年人家庭進行走訪座談,了解服務機構和設備的運作情況并征求對該項民心工程的意見和建議,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繼續做好區福利院建設前期各項準備,目前已完成對租用的辛厝寮原辦公樓和幼兒園的房屋質量檢測和資產評估工作,力爭在今年內完成項目的規劃、立項、報批等工作并開始進行建設。規劃利用珠池街道內充公社區敬老院現有場地資源建成我區居家養老示范中心,為轄區居家養老對象和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群提供日間集中看護、護理等供養服務。項目占地面積近5畝,建筑面積近2700平方米,擬配套建設休息室、配餐間、餐廳、閱覽室、棋牌室、書畫室、健身室等設施。目前,項目前期的場地規劃、設施配套、資金預算和籌集等前期準備工作正在抓緊落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