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關系群眾切身利益。2019年,龍湖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繼續抓好民生實事,提高部分保障標準,在完成上級部署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加大力度,梳理、推進“十個一批”龍湖民生實事“自選動作”,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讓龍湖更美。
一、推進一批醫療服務提質升級項目
1、計劃總投資8943萬元(年度投入2000萬元),推進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珠池醫院)醫療綜合大樓建設。
2、將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30元。
3、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預防接種、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4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每人60元。
4、免費為3000名本區年齡40周歲及以上常住人口開展大腸癌篩查。
二、推進一批民生保障項目
5、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由148元提高到170元。
6、提高城鄉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保障城鄉低保補差水平高于市下達的最低生活保障線。
7、保障城鎮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2019年城鎮低保標準的1.6倍。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2019年農村低保標準的1.6倍或2018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按就高原則確定。
8、提高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2019年孤兒集中供養水平從每人每月1560元提高到1685元,孤兒散居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950元提高到1025元。
9、安排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貧困殘疾人生活津貼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1890 元提高到1980 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520 元提高到2640 元。
10、實施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力爭實現我區全部精神病患者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目標。
11、落實高齡老人政府津貼、長壽保健金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其中,政府津貼80-89歲老人360元/年,90-99歲老人600元/年,100歲以上老人4800元/年。
三、推進一批惠民服務項目
12、實施智慧交通規劃和管理,增設臨時停車泊位,緩解周邊住戶停車難題。投入5500萬元,啟動龍湖區智慧型機械式公共停車樓建設項目,緩解轄區停車難題。
13、投入250萬元獎補資金,推動珠合市場、佳和市場改造,加快東龍市場、周厝塭市場升級改造,實現全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全覆蓋。
14、投入50萬元,建設粵菜師傅(潮菜)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15、開展一系列免費惠民文化活動。
16、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事業,力爭年底前建成具有示范性的大中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四、推進一批教育質量提升項目
17、計劃投入4567.48萬元提高普惠性經費投入。落實學前普惠幼兒補助每生每年300元,給予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補助經費。落實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小學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殘疾學生每生每年6000元。
18、建設一批校舍。計劃總投入7760萬元(年度投入6110萬元)建設龍泰小學;計劃總投入3850萬元(年度投入2260萬元)建設林百欣附屬小學。
19、計劃投入1億元(年度投入3500萬元),分三年支持教育“登高行動計劃”實施。
20、提高困難學生保障標準。計劃投入180萬元加大困難學生補助力度。普通高中困難學生助學金每生每學年2000元。普通高中階段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補助每生每學年2500元。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每生每學年3000元。
21、投入322萬元,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實行中職教育免學費補助,實行農村及城市困難學生中職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2000元。
五、推進一批鄉村振興項目
22、計劃總投入5.44億元(年度投入34000萬元),推進第二、第三批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推進“三清三拆”等基礎整治,全面清理農村“臟亂差”等突出問題。
23、計劃總投入11256.7萬元(年度投入1700萬元),啟動一批”四好農村路“建設。
24、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實施產業就業扶貧,開展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保險項目,為貧困人員提供醫療、教育、住房保險服務。
25、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發展工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26、發展打造一批益農信息社,統籌建設區級益農運營中心。
27、規劃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
六、推進一批文化活動場所建設項目
28、建設龍湖圖書館分館、龍湖文化館分館。
29、開展街道(鎮)文化站、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升工程。
30、建設紅色革命遺址如龍“革命樹”主題公園。
七、推進一批社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
31、投入765萬元抓好城區園林綠化養護,提高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對各街區綠化進行改造提升,對區管各公園綠地進行提升改造,全面提升我區綠化水平。
32、推進長江路東段綠化公園、龍湖溝旁(丹霞至金興段)帶狀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建設。
33、推進珠池街道珠南社區,新津街道紫茵、綠茵社區,鷗汀街道吉貝社區,金霞街道丹苑、丹霞、金珠、金谷社區部分道路升級改造。
八、推進一批河流溝渠整治項目
34、計劃投入3318萬元,推進韓江粵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上蓬灌區),整治渠道總長7.52公里。
35、投入4592萬元對轄區內澇溝、上東排渠、青年路西排溝、紅墳關排渠、上溪仔溝、蔡社涵線排渠等6條溝渠進行治理。投入400萬對轄區內溝渠進行清淤。
36、投入6.95億元(年度投入5000萬元),分4年開展對鷗汀片區 12 條溝渠進行加固、拓寬、清淤疏浚,并引韓江水進入灌渠。
九、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優化項目
37、計劃總投入32.56億元,推進汕北大道(鳳東路)龍湖段施工建設。通過爭取市級投入補助資金,加快推進淮河路、東廈北路、嵩山路北延、黃山路北延、韶山路北延、玉山路等市政道路建設。
38、計劃總投入27.6億元(年度投入6800萬元),推進新津河“一河兩岸”景觀工程,重點結合“萬里碧道”項目,對堤路景觀進行全面提升。
39、啟動“潮汕大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7.395億元,首期投入約1.75億元。
十、推進一批環境保潔提升項目
40、投入572萬元,提高環衛設施管養標準。
41、計劃投入440萬元,建設一批標準高、處理量大的垃圾壓縮站,加強城鄉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