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觀龍湖重點項目,不難發現,龍湖不僅有一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在此落地,用投資拉動經濟新一輪增長;同時也注重基礎設施、民生保障項目的實施,以此服務區域發展,為市民群眾打造更具幸福感的中心城區。其中,汕特燃機電廠供氣支線項目(龍湖段)、龍湖區紅墳關線—上溪仔溝樣板河道工程項目正有序推進,完工后將分別緩解汕頭地區天然氣供需矛盾、打造河清景美岸綠生態環境。
△樣板河道工程項目將新建8公里多的污水管線,計劃在11月份完工。南方+ 蔡沚彥 拍攝 緩解中心城區天然氣供需矛盾 作為全市在建重點項目之一,汕特燃機電廠供氣支線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夠為汕特電廠和沿線各縣區的燃氣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緩解汕頭中心城區和澄海區的天然氣供需矛盾,還對優化汕頭能源結構、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汕特燃機電廠供氣支線項目包含一條主干線、一條益鑫電廠支線,線路全長62.2公里,其中龍湖段的建設內容包括主干線外,還含汕特電廠末站1座工藝站場,以及位于新溪的線路截斷閥室1座。 項目建設是推動轄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支撐,現場辦公、把脈問診早已是項目人員的工作常態。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長約12米的管道陸續吊裝到施工地點后,現場即可對管道進行全自動化焊接,并由兩名技術人員緊盯全程。 韓江平表示,項目全線采用全自動焊接的天然氣長輸管道,能夠加快工程建設的效率。另一方面,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作業手段,大幅降低了現場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焊接質量的一致性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汕特燃機電廠供氣支線項目現場正在進行管道焊接。南方+ 蔡沚彥 拍攝 管道經過焊接后,施工方還將先后進行精密檢測、防腐處理,再開挖地表進行管道埋設,最后進行地貌恢復,并由當地相關部門和群眾進行確認。此外,汕特電廠末站施工進展也較為順利,已完成工藝裝置區樁基施工、鋼筋籠制作,并進行綜合設備間場地清理。 近期,為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在龍湖區各級部門的支持下,項目建設方積極克服困難,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按照計劃,我們在今年6月份就可建成投產。”韓江平說道。 打造河清景美岸綠生態環境 位于龍湖區泰山路以東的龍湖區紅墳關線—上溪仔溝樣板河道工程項目,便致力于為汕頭水環境治理確定標準、打造樣板。其中,紅墳關線起點為下埔橋西傍閘,終點為紅墳關排水閘,全長約3.5公里;上溪仔溝起點為紅墳關排水閘,終點為新鄉關,全長4.9公里。 據悉,項目計劃對2條河涌樣板河道進行提升建設,范圍涉及龍湖區龍祥街道、新津街道、珠池街道,包括新建污水管線和污水提升泵站,清淤河道,河道岸線生態修復及改造等內容,項目總投資1.39億元。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紅墳關線和上溪仔溝排澇和污水排放,在滿足區域雨水排放及泄洪需求的前提下完善流域范圍內污水管網系統,填補市政污水管網空白區,解決宜華城、五礦綠城、碧桂園、香域水岸等住宅小區生活污水排放問題,改善水體水質,提升水環境,恢復水生態系統。 “我們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項目。”項目設計部門負責人閆杭召告訴記者,項目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的建設內容,分別是污水收集管道工程、河道清淤工程以及岸線生態修復和改造工程。 目前,8公里多的新建污水管線已鋪設完成約1公里,位于紅墳關上游位置的新建地下污水提升泵站已完成沉井施工,即將安裝設備,3月底有望率先完成,整條污水管線計劃在11月份完工。 在河道清淤工程方面,閆杭召表示計劃在近期啟動,計劃清淤量約2.78萬立方米,將用2個月完成整條河道的疏浚工作。結合海綿城市元素,項目同步對河道兩岸進行生態修復和碧道建設,計劃在臨河巡檢通道、親水平臺和綠地園路進行透水鋪裝改造,提升沿岸綠化約3.8萬平方米,改造生態堤岸線總長約1400多米,預計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目標明確,奮斗接續。針對項目建設,龍湖區還重點突出督導推進項目建設、協調優化項目服務等方面工作,將全力做好項目建設的要素保障,把民生實事落在實處、見到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