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廠房拔起,工程車來回穿梭……連日來,位于汕頭市龍湖區內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記者從龍湖區發改局獲悉,今年一季度,龍湖區43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3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97.13億元的26.11%,在汕頭全市各區縣排名第一,高出全市進度10.41個百分點。
項目投資的方向,引領發展的方向。當前,龍湖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質效為先”理念,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而龍湖一季度抓項目促投資的數據,恰好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重點項目的加快建設、夯基蓄勢,正成為龍湖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重點項目背后,也透露出龍湖區的發展重心和“施工圖”。圍繞汕頭發展“三新兩特一大”產業,龍湖區以產業高端化、技術尖端化、質量頂端化為目標,優化提升“四主三特”產業發展新格局,即著力打造以現代輸配電、生物醫藥、高端電子信息、現代機械裝備為主導,以化工塑料、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為特色的產業格局,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

企業產品占國內市場近七成
在龍湖萬吉工業區龍江路與珠峰路東北側,一塊占地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的土地格外引人關注。這里是正在推進的高品質薄膜用多功能性高分子母料項目所在地,預算總投資1.05億元,由汕頭市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一幢5層廠房、一幢6層廠房和一幢5層的宿舍樓,解決企業增資擴產的需求。
這一重點項目,是龍湖區培育扶持化工塑料特色產業的一大動能,也是汕頭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的一大助力。汕頭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目前,施工人員和設備已經陸續進場,進入到樁機施工階段。計劃明年上半年完成項目主體施工,并在明年內全面竣工投產,預計年產量達到4萬噸。”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貝斯特主營各類塑料薄膜功能性母料,是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據楊波介紹,憑借獨有的母料技術和穩定的產品質量,該公司產值在細分領域市場中居全國最大、全球領先地位。
何為塑料薄膜高分子功能性母料?楊波向記者介紹,塑料薄膜高分子功能性母料是雙向拉伸薄膜生產企業不可缺少的一項材料,其供應下游企業生產出來的薄膜,主要可以應用于冷凍海鮮產品包裝、電子產品顯示屏、微型機器人電容器等多個場景。
龍頭企業,正是產業鏈的“車頭”。楊波表示,作為各類薄膜用功能性母料研發和生產的龍頭企業,貝斯特BOPP高端功能性母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70%,可實現塑料薄膜的單一材質可回收和同質化管理,并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多項技術和產品經同行專家評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投入是新材料企業發展的關鍵。當前,貝斯特圍繞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電子信息材料等領域積極投入研發,與國內多所高校例如汕頭大學、中山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幾十項國家、省、市區科技項目,年平均研發費用超1000萬元。
其中,此前被國外壟斷的MLCC基膜用功能母料生產技術也被貝斯特攻克,解決了我國高端領域薄膜“卡脖子”難題。此外,楊波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貝斯特也同步加大了抗菌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
新材料產業方興未艾。目前,龍湖區以超凈高純化學試劑、高效新型催化劑、特種表面活性劑為重點,大力發展低碳綠色化工工藝、可降解材料,全力推動貝斯特多功能性高分子母料項目建設。
填補防火防爆箱體生產空白
目光轉向龍湖區黃山路83號,施工人員正在推進廣東樂超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樂超大廈北樓新建項目的建設。這是龍湖區發展現代機械裝備、打造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特色的一個重點項目。
據介紹,樂超大廈北樓新建項目總投資1億元,主要拆除原有約2500平方米的工業臨時廠房,重新建設一棟11層的工業通用廠房,擬建建筑面積24.4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公司年產值達8000萬。廣東樂超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亮表示,“項目預計建設周期約20個月,目前正在穩步推進樁基礎工作,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竣工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已經列入2022年龍湖區“工改工”項目庫。項目建成后,該工業地塊總建筑面積達到4.33萬平方米,容積率從2.4增至4.94。

作為一家擁有自己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產品的企業,樂超機電從事不銹鋼機電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申亮告訴記者,新增項目計劃投入多條用于航空航天、應急消防、精細化工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配套的防火防爆工業箱體生產線,填補了汕頭高端防火防爆箱體的生產空白。
隨著經濟向更高層次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業逐漸成為地區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布局主導產業方面,龍湖區緊抓能源結構調整和智慧能源建設契機,搶抓全市大力發展“三新”產業政策風口,重點發展高性能電線電纜、智能變配電、高電壓試驗設備等細分產業,進一步打造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特色。
除樂超大廈北樓新建項目外,今年龍湖區還將全力推動正超核電廠配電設備開發、超聲電子新型特種印制電路板產業化、金暉隆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生產等項目建設。
此外,龍湖區還以醫療、科研、醫藥、健康管理等產業聚集為主導,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大健康產業基地,推進生物醫藥產業技術改造與創新,重點發展高性能醫療器械,加快研究功能性食品及營養強化食品。包括推動泰恩康高端醫用防護用品生產基地、美寶現代中藥制造研發、仙樂新型功能性海洋生物保健品研發等項目建設。
發展高端成衣服裝細分行業
走進裕美(汕頭)制衣有限公司廠房及配套項目,建設工地圍擋上方的噴淋降塵設備正在運行,盡可能降低工地以及周邊區域的揚塵污染。
該項目位于龍湖區衡山路48號,總投資5800多萬元,主要建地面7層地下1層新樓,含廠房、職工食堂、地下停車場等,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投入衣車等節能高效生產設備一批,年產值約8000萬元。

裕美(汕頭)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智輝表示,“現階段項目正在進行坑基開挖、地下室施工等工作,接下來我們將科學組織施工,力爭在今年內完成項目主體結構施工。”
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鏈條完整、門類齊全的產業集群。依托現有服裝龍頭企業,發展高端成衣等附加值高的服裝細分行業,是龍湖培育扶持特色產業中的一項重點。裕美(汕頭)制衣有限公司是粵東地區大型的制衣企業,主要生產世界知名品牌運動服、休閑服,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近年訂單飽和,為擴大生產規模,我們結合汕頭‘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對現有部分廠區進行改建。”談及該項目,裕美(汕頭)制衣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孫時敏表示,項目建成后將創造300多個崗位,公司也將多渠道招收員工,積極爭取訂單、增產增收。
加大科技含量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紡織服裝產業也不例外。裕美實行智能及規模化生產,以流暢的生產線和先進的信息科技生產品質上乘的產品。近年來,該公司持續推動工業4.0,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加速邁進智能化時代。“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我們將采用新技術、新節能高效設備,打造智能化企業標桿。”孫時敏說道。
紡織服裝是汕頭市“三新兩特一大”產業中的特色產業之一,也是龍湖區“四主三特”產業發展新格局的一大板塊。當前,汕頭正在致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等功能為一體的區域產業集群;推動龍頭企業組建產業創新聯盟,支持開展紡織材料、印染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打造超2000億元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